問題詳情
66. 下列缺陷何者與銲口設計不良無關
(A)滲透不足
(B)夾渣
(C)龜裂
(D)銲蝕 。
(A)滲透不足
(B)夾渣
(C)龜裂
(D)銲蝕 。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採 CO2 銲接時,開單 V 型槽之接頭,其根部面高度一般不超過 (A)2 (B)4 (C)6(D)8 公厘。
- 板厚 30 公厘對接銲情形,為減少變形,較理想之開槽設計為 (A)I 形 (B)V 形(C)J 形 (D)X 形 。
- 邊緣接頭 對接縫而言仍屬 (A)J 形 (B)K 形 (C)V 形 (D)I 形 。
- V 形槽對接時,留有少許間隙,除利於滲透外,還可減少 (A)殘留應力 (B)燒穿 (C)銲接電流 (D)銲淚 。
- 所謂 X 形槽也就是 (A)方形槽 (B)斜形槽 (C)雙 J 形槽 (D)雙 V 形槽 。
- 銲道設計採用雙 V 形槽的目的是 (A)增進銲道強度 (B)改善銲道外觀 (C)改善物理性質 (D)節省工料 。
- 不銹鋼銲口開槽時,最快的方法是 (A)氧乙炔切割 (B)電漿切割 (C)剪床 (D)鉋床。
- 下列圖示之接頭,承受力矩的作用,何者較不適當(A) (B) (C) (D) 。
- 下列有關接頭假銲的敘述,何者錯誤? (A)管件接頭,宜採對稱法假銲 (B)小型銲件,應少用夾具,多用假銲 (C)假銲時應用較細銲條,較大電流 (D)假銲銲道不得過大 。
- 無墊板對接銲時,正確銲根間隙約為 (A)2~4 (B)4~6 (C)6~8 (D)8~10 公厘。
內容推薦
- 方形槽又稱 (A)V 形槽 (B)X 形槽 (C)I 形槽 (D)斜形槽 。
- 稱為 H 形槽的是 (A)斜形槽 (B)雙 J 槽 (C)單 J 槽 (D)雙 U 槽 。
- 開槽 形式此表示 (A)V 形槽 (B)方形槽 (C)角銲 (D)單 J 槽 。
- 銲接厚鋼板時,欲減少銲件變形,開槽設計宜用 (A)方形 (B)V 形 (C)U 形 (D)X形 。
- 施工後容易產生變形的是 (A)機械接合法 (B)鉚接法 (C)銲接法 (D)壓接法 。
- 銲接接頭設計中,疊接頭之優點是 (A)變形較大 (B)殘留應力較高 (C)間隙精度要求較高 (D)銲接容易 。
- 下列為 T 形銲接接頭之銲縫間隙,何者在標準範圍內? (A)3 (B)4 (C)5 (D)6 公厘。
- K 形槽對接是為 (A)單斜槽 (B)雙斜槽 (C)單 J 槽 (D)雙 J 槽 之接頭。
- 板厚為 75 公厘的對接接頭宜開 (A)I 形槽 (B)單 J 形槽 (C)單 V 形槽 (D)雙 U 形槽 。
- 板厚 10 公厘角銲接頭,銲縫間隙有 6 公厘,則 (A)直接電銲 (B)加墊板 (C)板開槽 30~45°並加墊板 (D)必須換板 。
- 對接接頭的間隙太大,須部份換料時,此換板的最小寬度為 (A)400 公厘 (B)300 公厘 (C)100 公厘 (D)50 公厘 。
- 對接接頭的間隙太大,母材須一部份切換,其間隙尺寸是 (A)小於 3 公厘 (B)小於 5 公厘 (C)5 公厘~16 公厘 (D)大於 25 公厘 。
- V 形槽對接時,留有少許間隙其主要目的在 (A)利於滲透 (B)防止應力集中 (C)防止變形 (D)防止收縮 。
- 銲口上如有油污,銲接時會產生 (A)氣孔 (B)氧化 (C)脆化 (D)硬化 。
- 下列何者較適合不銹鋼銲口加工 (A)碳弧切割 (B)機械加工 (C)氧、乙烯切割(D)氧、乙炔切割 。
- 下列何者較適合鋁銲口加工? (A)氧、乙烯切割 (B)氧、乙炔切割 (C)機械加工(D)碳弧切割 。
- 低合金鋼銲口如有銹污,銲後容易產生 (A)銀點 (B)硬化 (C)氮化 (D)氧化 。
- 鋁表面氧化膜未清除,開始銲接時 (A)需降低電流 (B)可提高金屬熔速 (C)可減低導熱性 (D)需增長預熱時間 。
- 正確的鐵鎚握持應在 (A)木柄末端 (B)鎚端 (C)中段 (D)都可以 。
- 正確的弓鋸鋸切方法是 (A)向前上方推 (B)向前下方推 (C)向前水平推 (D)向後水平拉 。
- 用 32 齒/4 公厘鋸條鋸切鋼管時,最少要 (A)2 齒以上 (B)4 齒以上 (C)6 齒以上 (D)8 齒以上 在工作物上。
- 使用鏨子鏨切,眼睛應注視 (A)鏨子頭 (B)刃口 (C)鏨身 (D)鎚端 。
- 正確的銼刀使用方法是 (A)前推時前手施壓力 (B)後拉時後手施壓力 (C)前推時兩手施壓力 (D)後拉時兩手施壓力 。
- 量測鋼管內徑的量具是 (A)角尺 (B)分度規 (C)分規 (D)游標卡尺 。
- 為安全起見,砂輪機使用前應在安全罩內空轉 (A)15 秒 (B)30 秒 (C)45 秒 (D)1分鐘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