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位年僅 14 歲,目前就讀國二的吳同學,日前為了找出地層下陷對高鐵的影響,跟爸爸借了 15 萬,每天 5 點半出門趕搭高鐵,一個月內共搭了 200 趟。吳同學奔波於高鐵間,日以繼夜地研究測量震動與分析的方法。包括上網蒐集資料、自己設計測量震動架、每天 5 點半出門趕車,只為了得到最多的數據。別人搭高鐵是坐在椅子上,他卻是坐在地板上測量震動數據等…。而有了數據後,他卻無法解答計算數據的奧妙。他又找到了耶魯大學物理課程、並到台大學習「傅立葉分析」(注 1),接著又意外發現手機可以偵測震動,開始學寫手機程式。累得他一個月下來瘦了 6 公斤!然而,這段努力並沒有白費,他在 2012 年獲得了「國際科學展覽會二等獎」,成了最年輕的得獎者。吳同學說,就因為渴望解開疑惑,因為「找到答案的爽度很高」,日後會繼續找下去!(改寫自《聯合報》)(注 1)傅立葉分析( Fourier Transform )是一種目前十分重要而且廣泛應用於各行業的 數位訊號分析技術,將儀器測量所得的數位訊號,轉換為頻率-振幅,進行頻率特性的分析。
35. 依據上文,關於吳同學的研究過程,下列的敘述何者最正確?
(A)上網找資料,是研究成功的重要關鍵
(B) 推算數據資料,決定科學實驗的成敗
(C) 先理論後執行,終必推演出問題的解答
(D) 不斷的踏實與充實,能解開科學的奧妙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