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諷諫」一直是文學創作的主題之一,作者往往藉由敘事、象徵表現對社會現實的針貶、批評,下列詩句解釋,何者正確?
(A)「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纍纍』」〈十五從軍征〉:以鄰家松柏之茂密,向執政者表達未能耕種的經濟壓力
(B)「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桁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 『咄!行!吾去為遲,白髮時下難久居。』」漢樂府〈東門行〉:此詩藉由男子鋌而走險的行為,表現百姓被生活所迫的窘境
(C)「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落,人死一去何時歸!」漢樂府〈薤露〉:以露水在 太陽的照射下易消逝,諷刺百姓生命在君王眼裡不值錢
(D)「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國與傾城,佳人難再得!」李延年〈佳人歌〉:以誇張的方式描述美人,藉以委婉諷諫君主不要沉迷美色。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0),B(7),C(4),D(3),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