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下列各個古蹟請和相關的人物的配合:A.鄭芝龍B.鄭成功C.鄭克塽D.陳永華E.沈光文
( )(1)鹿港文開書院。
( )(1)鹿港文開書院。
參考答案
答案:E
難度:簡單0.72
統計:A(0),B(2),C(0),D(4),E(18)
內容推薦
- 下列製茶機具,主要用途是 (A)揉捻(B)炒菁(C)萎凋(D)挑梗。
- 在鄭成功進行征戰時,面臨的最大問題為何?
- 請將下列各事蹟與相關的國家配合:A.葡萄牙B.西班牙C.荷蘭D.英國E.日本( )(1)占領澳門作為對中國大陸貿易據點的國家。
- ( )(5)熱蘭遮城。
- 老師將全班同學分組,要各組寫一份有關鄭氏時期的研究報告。衣林這一組的夥伴於是決定親自走訪鄭氏時期的行政中心──臺南,藉以蒐集圖文並茂的資料,完成作業。請問:( )(1)衣林這一組的夥伴決定
- ( )(4)根據何廷斌的分析,此地具有許多優勢足以和中國抗衡,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項?(A)土地廣大,具發展潛力 (B)戰略位置佳,進可攻退可守 (C)有可觀的貿易利益 (D)統治政權有意建立合
- 鄭氏時期推行「寓兵於農」政策,其內容為何?
- ( )(3)首先占領臺灣為根據地的漢人海盜。
- ( )(4)臺南縣柳營。
- ( )(3)為鄭氏政權南洋貿易的主要對象。
內容推薦
- 請舉出兩項鄭氏時期的文教建設。
- ( )(3)下列哪一種說法,不可能出現在衣林這一組的報告內容裡? (A)奠定漢人典章制度在臺灣的基礎 (B)中央設立儒學,施行考試制度(C)入學是當時作官的途徑 (D)以陳永華為首,大體完成於
- 圖為鄭氏時期的臺灣行政區域劃圖。請問:( )(1)耕弘是鄭氏時期在嘉義的一名商人,與人有土地糾紛,他應該找哪一縣的行政長官處理? (A)甲 (B)乙 (C)丙 (D)丁。
- ( )(2)臺南孔廟。
- ( )(3)被鄭氏政權驅離臺灣的國家。
- 鄭氏政權的創始者與最後一位在位者各是何人?
- 鄭成功在出兵臺灣之前,曾有以下的言論:「(臺灣)田園萬頃,沃野千里,餉稅數十萬,造船制器,吾民麟集,所優為者,近為紅夷占據,城中夷夥,不上千人,攻之可唾手得者。我欲平克臺灣,以為根本之地,安頓將領
- 求圖(十九)電路 ab 兩端之戴維寧等效電壓 VTH及戴維寧等效電阻 RTH為何值? (A) VTH = 5 V、RTH = 10 Ω(B) VTH = 5 V、RTH = 20 Ω(C) V
- ( )(3)臺南市延平郡王祠。
- ( )(4)與清朝政府合作,共同對抗鄭氏政權的國家。
- 鄭成功在中國大陸軍事形勢不利的情形下,決定以何處作為反清復明的大本營?
- ( )(2)從鄭成功「我欲平克臺灣,以為根本之地……然後東征西討」的言論中,我們可以了解鄭成功攻克臺灣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 (A)防禦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B)移民開墾臺灣 (C)據地為王獨立建
- 取游標卡尺本尺的 19 ㎜,在游尺上分為 20 等分時,則該游標卡尺的最小讀數為 (A)0.01(B)0.02(C)0.05(D)0.10 ㎜。
- ( )(4)臺南永華宮。(。
- ( )(5)曾與鄭氏政權簽訂通商協議的國家。
- 住宅區之有效採光面積,其水平距離與垂直距離之比,不得小於(A)1/3(B)1/4(C)1/5(D)1/10。
- ( )(3)根據鄭成功的言論,其攻取臺灣的原因,何人的說法較不適當? (A)英琪:「臺灣人口眾多,可提供人力生產軍糧。」 (B)勝彥:「臺灣土地肥沃,糧食充裕。」 (C)雯娟:「臺灣可收取稅額
- 小雯利用電池、安培計和伏特計等器材,測量甲和乙二條不同電阻線兩端的電壓及通過電阻線的電流,實驗裝置電路如右圖,她獲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根據此表,下列推論何者正確? 項 目甲電阻線乙電阻線電源供應
- )(5)臺中國姓井
- 請配合下列各個地點,填入適當的代號:A.官墾B.軍屯C.安平D.赤崁E.民墾( )(1)臺南縣左鎮。
- 福建南安人何廷斌曾指一地「沃野千里,足資根據,又橫絕大海,四通外國,耕種可以足食,興販可以足用」,又因此地「番民受紅夷凌辱,每欲反噬久矣」,於是向某人獻計攻取此地,以求「十年生聚,十年教訓,進取退
- 右圖為某植物莖橫切面的示意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細胞分裂會使莖加粗(B)土壤中的肥料主要是由甲運送(C)物質在丙內的運送方向為由上往下(D)開花時,根儲藏的養分是由丙運送至花芽。
- 鄭氏時期的對外貿易,是其與滿清相抗衡的後盾。請將下列各貿易的情形,填入正確的代號:A.法國B.英國C.呂宋D.日本E.荷蘭AB.爪哇( )(1)與清政府合作,共同對付鄭氏政權。
- ( )(2)承天府。
- ( )(2)文中提到的「紅夷」,是指哪一國人?(A)荷蘭人 (B)西班牙人 (C)日本人 (D)滿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