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又常於土牆凹击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以土礫击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帅,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抓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沈復〈兒時記趣〉
9.根據上文,可領略出沈復運用觀察,馳騁想像的無窮趣味。針對觀察及想像的分析,請問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觀察「叢草蟲蟻」,想像成「林獸」
(B)觀察「花臺土牆」,想像成「高低的丘壑」
(C)觀察「二蟲」,想像成「癩蝦蟆」
(D)觀察「群鶴舞空」,想像成「夏蚊成雷」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