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從自我療癒的視角來看,李黎的〈孩子的鐘塔〉一文不失為一種療傷文學。如此透過文學書寫的療傷作用,與下列何者最為不同?
(A)三島由紀夫的《怪物》一書中寫道:「他確信自身具有一種天生的陰暗的力量。眼裡看到別人的不幸,就是無限的慰藉。中年時付,曾經有段時間出人意料地迷上了慈善事業,那是因為他喜歡觀看嫉妒的貧窮和悲慘的惡病。」
(B)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透過一連串與兒子共生的描寫,以這種方式,透過文學解決現實的問題,他說:「我相信我逐漸更深的了解我的兒子,同時我也更徹底理解了和他一起生活的我自己。那就是要正視不知不覺中為靈魂問題所困的我自己。」
(C)文學評論者對天童荒太《繃帶俱樂部》一書的書評中提及:「小說中的概念不僅適用於日本,也適用於台灣或是紐約、倫敦;雖然較為輕量,但依然是人的社會裡重要的課題,亦即自己受傷時,除了進行救治外,也尊重、承認別人所受的傷害,伸出援手或柔聲安慰。」
(D)劉梓潔的《父後七日》一書中寫道:「女兒本來想藉由忙碌的工作來忘卻從心底不願意承認喪父的事實,但與父親相處的點滴回憶卻始終迴繞在心頭。慢慢的她發現爸爸或許身子沒了,但他已經用他的存在方式陪在她的身邊,就是父親對她們子女的愛,這份愛是不會因形體的消滅或時間的流逝而消失的。有了這份愛如同父親的陪伴,也讓她放下了心中的傷痛,重新面對自己的生活。」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