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 甲 曾擔任《臺灣民報》文學欄編輯重任,他自幼接受古典漢文教育,而後接受完整日語教育,漢語白話文則全靠看書自學。他不但創作古典漢詩,時常以漢詩言志、抒懷,用白話文學作品啟發臺灣人的國民性。是臺灣 1930 年代作家所公認的文壇領袖,亦是臺灣現代小說的「奠基者」。乙 曾經說:「諸君怎的不讀些有用的書來實際應用於社會,而每日只知道做些似是而非的詩,來做詩韻合解的奴隸,或講什麼八股文章替先人保存臭味。想出出風頭,竟然自稱詩翁、詩伯,鬧個不休。」又說「臺灣的詩文等從不見過真正有文學的價值的,且又不思改革,只在翼堆裡滾來滾去,滾到百年千年,也只是滾得一身臭真。」請問,關於以上兩人之敘述何者正確?
(A)他們都是以爭取臺灣權益的「有力者」代表
(B) 1920 年代日本的教育與文化,是他們文化現代化的根基
(C)他們是臺灣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戰的導火線引燃者
(D)他們以演講傳佈理念,內容包括自由民主、民族自決及社會主義等世界觀念。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