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 ( )康熙末年的《諸羅縣志》記載:「習紅毛字者,橫書為行,自左而右,字與古篆相彷彿。能書者,令掌官司符檄課役數目,謂之教冊仔……。」請問上文中的「紅毛」應是指下列哪一國人?
(A)荷蘭人
(B)西班牙人
(C)葡萄牙人
(D)日本人。
(A)荷蘭人
(B)西班牙人
(C)葡萄牙人
(D)日本人。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附圖為西元 7-8 世紀時的世界簡圖,當時歐亞大陸分別雄立四個強大的國家。請回答第 17 題-第 20 題:【題組】圖中『D』是當時西歐實力最強大的王國,請問是下列哪一個政權?(A)汪達爾(
- ( )婕筠在一本歷史故事書上看見如圖三的漫畫,主要在描寫春秋時代諸王稱霸的局面。根據圖三中內容判斷,圖中人物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晉文公 (B)楚莊王 (C)齊桓公 (D)宋襄公。
- 如附圖,已知正五邊形的五個頂點都在圓 O 上,試問 度數? (A)90° (B)72° (C)108° (D)144°
- 鄭氏家族在十七世紀縱橫於中國東南沿海,以下有關鄭氏四代領導人事蹟的敘述,何者正確?(A)鄭芝龍承襲顏思齊的地位,在臺南附近利用軍屯發展勢力(B)鄭克塽繼位後,鄭氏政權迅速衰落,臺灣再度成為荷蘭人
- 【題組】歐洲人最早經由圖中哪一條航線抵達中國?(A)甲 (B)乙 (C)丙 (D)丁。
- 附圖是地球公轉的示意圖,甲、乙、丙、丁可能代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四個節氣(圖中未依順序排列)。試判斷當地球公轉到甲點、乙點、丙點和丁點時,臺灣夜晚的長度比較如何? (A)甲>乙=丁>丙
- 【題組】圖中哪一條航線,曾引發華人移民東南亞的風潮?(A)甲 (B)乙 (C)丙 (D)丁。
- 【題組】圖中哪一條航線,完成繞地球一周的壯舉?(A)甲 (B)乙 (C)丙 (D)丁。
- 30 右圖電路中,2Ω電阻所通過之電流為(A)1A (B)-1A (C)2A (D)-2A
- 四種粒子的帶電情形如下表,何者正確? (A)甲粒子帶正電(B)乙粒子不帶電(C)丙粒子帶負電(D)丁粒子帶正電。
內容推薦
- 31 一電阻器與一電容器並聯後接到一單頻率正弦波電源,電源之角速度為100rad/sec,電壓均方根值 100V,供給電流均方根值 20A,電容器之電流均方根值 10 √2 A。下列有關電容敘述,何種
- 甲、乙、丙、丁的組成粒子如圖,則何者是化合物?(●、○分別代表不同原子) (A)甲(B)乙(C)丙(D)丁。
- 小伶上歷史課時打瞌睡,醒來時只聽到老師說了一句話:「教宗是普世的,世上唯有教宗才能任命主教、加冕皇帝!」請問:小伶的老師正在講解哪一教派的教義?(A)希臘正教 (B)羅馬公教 (C) 路德教派
- 春分正午時,在嘉義觀察所得太陽的方位約為下列何者? (A)北方仰角43° (B)北方仰角5°(C)南方仰角5°(D)南方仰角5°。
- 月亮雖然有公轉,但每天都是以同一面面對著地球,下列何者是最可能的原因? (A)月球上地表的每一部分都相同 (B)月球對著地球的一面和另一面一模一樣 (C)月球每天自轉的角度和公轉的角度相同 (D
- ( )附表是荷蘭統治臺灣時期,對原住民傳教成果的統計。由表中內容,我們可以讀出下列哪一項訊息?(A)新港社原住民的宗教信仰改變最小 (B)荷蘭人使用武力脅迫人民改變信仰 (C)各原住民社群皆有人
- 【題組】西元 8 世紀時,向西發展的『A』帝國與向東發展的『B』帝國曾發生哪一場衝突戰爭?(A)蒙古西征 (B)十字軍東征 (C)怛羅斯之役(D)百年戰爭。
- 【題組】承第 18 題,請問這場衝突最後導致哪一項文化成就傳播?(A)造紙術 (B)印刷術 (C)火藥 (D)羅盤。
- 【題組】圖中『C』應該是下列哪一政權?(A)鄂圖曼圖土耳其(B)拜占庭帝國 (C)羅馬帝國 (D)亞歷山大帝國。
- ( )東漢末年,人才輩出,諸子百家提出各樣學說及主張,祥祥在歷史人物的期末報告中,加入了如圖四的漫畫,從圖四中的內容判斷,祥祥報告的主題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清靜無為的老子 (B)主張人
- 何謂環保永續纖維,以下敘述何者為非?(A) 以植物為人工纖維的原料,例如從玉米澱粉提煉紡製尼龍的原料(B) 採封閉生產的模式回收化學藥劑,例如 Lyocell 的生產(C) 運用二氧化碳染色,降
- 32 如圖所示電路,求電流 I=? (A)12A (B)4A (C)6A (D)3A
- 關於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敘述,何者正確?(A)非金屬大部分都是銀灰色的,而且有光澤(B)唯一可以導電的金屬元素是石墨(C)非金屬的熔點比金屬高,其中熔點最高的金屬是鎢(D)金屬延展性比非金屬好
- 2 一物體由靜止開始以 4m/s2的加速度作運動,則當其速度到達 40m/s 時其位移為多少 m?(A)200 (B)150 (C)100 (D)50 m
- 3 分子式為 C5H11Br 之結構異構物共有幾種?(不計立體異構物)(A)9 種 (B)8 種 (C)7 種 (D)6 種。
- 4 何組聲音最響亮?(A)60分貝,3500 赫 (B)90 分貝,2500 赫 (C)120 分貝,1500 赫 (D)100 分貝,500 赫
- 5 天然橡膠加硫處理的目的是:(A)抗氧化 (B)著色 (C)降低成本 (D)增加彈性。
- ●附圖是中南美洲的古文明簡圖。請根據附圖回答第 21 題-第 22 題:【題組】2010 年 1 月印加遺址「馬丘比丘」受到連日豪雨影響,造成道路土石坍方,使兩千多名遊客受困,請問遊客受困地點
- n個相同電阻串聯時,總電阻為並聯時的多少倍? (A)n (B)n(C)n(D) 。
- ( )鄭氏政權在拓墾臺灣過程中,曾在中部地區跟誰所統轄的部落聯盟發生過衝突? (A)康熙皇帝 (B)西班牙人(C)大肚國王 (D)施琅部屬。
- 一. 是非題( 9-2 )2=92-22。(A)O(B)X
- ( )清朝初期對治理臺灣的政策為下列哪些?(甲)禁止中國漢人攜眷渡臺(乙)准許搬移眷口(丙)單身入臺者,須取得渡臺許可證(丁)積極治臺(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 ( )清朝初期,由於漢人移民與原住民常有衝突發生,清廷為了避免此一情況,乃採何種方式來降低雙方的衝突?(A)派軍隊壓制原住民 (B)用利益誘勸原住民 (C)鼓勵漢人與原住民通婚 (D)劃定番界,
- ( )今臺中市石岡區的土牛國小有「土牛民番地界碑」,依據當時的時代背景推斷,此碑所表示的意義何在?(A)高山族與平埔族的界線,以避免兩者發生衝突 (B)作為漢人、原住民界線,以保障漢人開墾權利(
- ( )鄭克塽降清後,清廷官員對臺灣「棄」、「留」問題發生爭議,最後施琅是以何種理由說服康熙皇帝保留臺灣?(A)以民族情感為由,主張臺灣本來就是中國領土 (B)就國防考量,放棄臺灣將影響東南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