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 ( )東漢末年,人才輩出,諸子百家提出各樣學說及主張,祥祥在歷史人物的期末報告中,加入了如圖四的漫畫,從圖四中的內容判斷,祥祥報告的主題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清靜無為的老子
(B)主張人性本善的孟子
(C)提倡因材施教的孔子
(D)愛好和平、世界和平的墨子。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題組】承第 18 題,請問這場衝突最後導致哪一項文化成就傳播?(A)造紙術 (B)印刷術 (C)火藥 (D)羅盤。
- 【題組】西元 8 世紀時,向西發展的『A』帝國與向東發展的『B』帝國曾發生哪一場衝突戰爭?(A)蒙古西征 (B)十字軍東征 (C)怛羅斯之役(D)百年戰爭。
- ( )附表是荷蘭統治臺灣時期,對原住民傳教成果的統計。由表中內容,我們可以讀出下列哪一項訊息?(A)新港社原住民的宗教信仰改變最小 (B)荷蘭人使用武力脅迫人民改變信仰 (C)各原住民社群皆有人
- 月亮雖然有公轉,但每天都是以同一面面對著地球,下列何者是最可能的原因? (A)月球上地表的每一部分都相同 (B)月球對著地球的一面和另一面一模一樣 (C)月球每天自轉的角度和公轉的角度相同 (D
- 春分正午時,在嘉義觀察所得太陽的方位約為下列何者? (A)北方仰角43° (B)北方仰角5°(C)南方仰角5°(D)南方仰角5°。
- 小伶上歷史課時打瞌睡,醒來時只聽到老師說了一句話:「教宗是普世的,世上唯有教宗才能任命主教、加冕皇帝!」請問:小伶的老師正在講解哪一教派的教義?(A)希臘正教 (B)羅馬公教 (C) 路德教派
- 甲、乙、丙、丁的組成粒子如圖,則何者是化合物?(●、○分別代表不同原子) (A)甲(B)乙(C)丙(D)丁。
- 31 一電阻器與一電容器並聯後接到一單頻率正弦波電源,電源之角速度為100rad/sec,電壓均方根值 100V,供給電流均方根值 20A,電容器之電流均方根值 10 √2 A。下列有關電容敘述,何種
- ( )1630 年代,北臺灣與南臺灣的原住民都受到外來宗教的影響,此「外來宗教」應為下列何者?(A)北臺灣—天主教;南臺灣—基督教 (B)北臺灣—基督教;南臺灣—天主教(C)北臺灣—道教;南臺灣
- ( )康熙末年的《諸羅縣志》記載:「習紅毛字者,橫書為行,自左而右,字與古篆相彷彿。能書者,令掌官司符檄課役數目,謂之教冊仔……。」請問上文中的「紅毛」應是指下列哪一國人? (A)荷蘭人 (B)
內容推薦
- 32 如圖所示電路,求電流 I=? (A)12A (B)4A (C)6A (D)3A
- 關於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的敘述,何者正確?(A)非金屬大部分都是銀灰色的,而且有光澤(B)唯一可以導電的金屬元素是石墨(C)非金屬的熔點比金屬高,其中熔點最高的金屬是鎢(D)金屬延展性比非金屬好
- 2 一物體由靜止開始以 4m/s2的加速度作運動,則當其速度到達 40m/s 時其位移為多少 m?(A)200 (B)150 (C)100 (D)50 m
- 3 分子式為 C5H11Br 之結構異構物共有幾種?(不計立體異構物)(A)9 種 (B)8 種 (C)7 種 (D)6 種。
- 4 何組聲音最響亮?(A)60分貝,3500 赫 (B)90 分貝,2500 赫 (C)120 分貝,1500 赫 (D)100 分貝,500 赫
- 5 天然橡膠加硫處理的目的是:(A)抗氧化 (B)著色 (C)降低成本 (D)增加彈性。
- ●附圖是中南美洲的古文明簡圖。請根據附圖回答第 21 題-第 22 題:【題組】2010 年 1 月印加遺址「馬丘比丘」受到連日豪雨影響,造成道路土石坍方,使兩千多名遊客受困,請問遊客受困地點
- n個相同電阻串聯時,總電阻為並聯時的多少倍? (A)n (B)n(C)n(D) 。
- ( )鄭氏政權在拓墾臺灣過程中,曾在中部地區跟誰所統轄的部落聯盟發生過衝突? (A)康熙皇帝 (B)西班牙人(C)大肚國王 (D)施琅部屬。
- 一. 是非題( 9-2 )2=92-22。(A)O(B)X
- ( )清朝初期對治理臺灣的政策為下列哪些?(甲)禁止中國漢人攜眷渡臺(乙)准許搬移眷口(丙)單身入臺者,須取得渡臺許可證(丁)積極治臺(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 ( )清朝初期,由於漢人移民與原住民常有衝突發生,清廷為了避免此一情況,乃採何種方式來降低雙方的衝突?(A)派軍隊壓制原住民 (B)用利益誘勸原住民 (C)鼓勵漢人與原住民通婚 (D)劃定番界,
- ( )今臺中市石岡區的土牛國小有「土牛民番地界碑」,依據當時的時代背景推斷,此碑所表示的意義何在?(A)高山族與平埔族的界線,以避免兩者發生衝突 (B)作為漢人、原住民界線,以保障漢人開墾權利(
- ( )鄭克塽降清後,清廷官員對臺灣「棄」、「留」問題發生爭議,最後施琅是以何種理由說服康熙皇帝保留臺灣?(A)以民族情感為由,主張臺灣本來就是中國領土 (B)就國防考量,放棄臺灣將影響東南沿海
- ( )施琅對清廷有何貢獻而受封為「靖海侯」? (A)平定三藩之亂 (B)擊退荷蘭人 (C)擊敗鄭氏王朝(D)掃蕩海盜倭寇。
- ( )早期的漢人對原住民部落的稱呼是什麼? (A)鎮 (B)營 (C)社 (D)里。
- ( )為方便研究,我們常依不同特色或性質將歷史分為若干階段或時期,下列有關臺灣歷史分期的發展順序,何者正確? (A)明鄭統治→清朝統治→荷蘭統治 (B)荷蘭統治→明鄭統治→清朝統治(C)明鄭統
- ( )清領時期,臺灣的「羅漢腳」是對下列何者的稱呼? (A)平埔族男子 (B)清領時期駐臺的士兵(C)無家眷,也無固定職業的成年男性 (D)與平埔族通婚的漢人。
- ( )清領前期的臺灣雖然制定畫界封山的政策,但是漢番界線卻不斷的往山區移動。請問這種現象反映了下列哪一項事實? (A)原住民被漢人同化的程度不斷提高 (B)漢人入侵原住民活動區的情形日益嚴重(
- ( )清廷取得臺灣後,有很多在朝的大臣主張放棄臺灣。他們認為應該要放棄臺灣的主要理由為何?(A)荷蘭、西班牙覬覦臺灣,清朝不想與之為敵 (B)臺灣位在關鍵的地理位置,為避免引起戰亂,所以主張放
- ( )清朝在早期統治臺灣的最高行政單位是下列何者? (A)台灣省 (B)臺灣府 (C)臺南府 (D)澎湖廳。
- ( )永靖國中校外教學到宜蘭的羅東運動公園觀光,當地風景優美,景色如畫。請問此地在清嘉慶年間曾設立下列哪一行政區? (A)諸羅縣 (B)淡水廳 (C)鳳山縣 (D)噶瑪蘭廳。
- ( )沈葆楨在牡丹社事件後來台加強臺灣的防務工作與相關建設,下列何者是沈葆楨來臺時所做的建設?(A)設立郵政總局 (B)設立電報學堂 (C)開闢北、中、南三條山路 (D)設立彰化縣。
- ( )張神童是清朝前期的臺灣人,有一次他從打狗到雞籠旅遊,會經過(甲)淡水廳(乙)彰化縣(丙)鳳山縣(丁)諸羅縣(戊)臺灣縣。請問其路線順序為下列何者?(A)戊乙丁甲丙 (B)乙戊甲丁丙 (C
- 在定壓下把某固體由-50℃加熱,以同一個穩定熱源加熱,測得下圖的溫度與時間的關係。在下列敘述中何者正確? (A)在 AB 間固體與液體同時存在(B)此物質的熔點為 140℃(C)在 CD 時為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