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4.資料一:三月十八日晚代理海軍局長李之龍,令蔣校長座艦由廣州駛回黃埔,準備劫持蔣中正直駛海參威,送往俄國。三月二十日,蔣採取斷然措施,拘捕李之龍,包圍俄國顧問住宅及共黨機關,收繳共黨分子所操縱的罷工委員會槍械。資料二:事件發生前,蔣介石支持下的孫文主義學會分子到處散佈謠言說共產黨要暴動,推翻國民政府,組織工農政府,以惑亂人心,煽動反共。三月十八日,黃埔軍校駐省辦事處通知海軍局,謂奉蔣介石命令,調派得力兵艦二艘開赴黃埔,聽候差遣。海軍代理局長李之龍即派二艦前往。但十九日晨軍艦到達黃埔後,蔣卻聲稱並無調艦命令,隨後因蘇聯參觀團要參觀兵艦,李之龍經請示蔣,又將船艦調回,十九日下午六時半該艦駛抵廣州。船艦得往返開動,本是奉命行事,但蔣介石卻說這是“無故生火達旦”,是“擾亂政府之舉”,亦即誣蔑共產黨要暴動。蔣以此為借口,於三月二十日凌晨擅自宣佈戒嚴,調動大批軍警,斷絕廣州市內外交通,逮捕了李之龍,並包圍了蘇聯顧問團住宅和省港罷工委員會,收繳了兩處衛隊的槍械。上述資料代表對某一歷史事件的描述,試選出正確的敘述:
(A)此事件應是中山艦事件
(B)資料二應是出自左派學者的記載
(C)此事件強化了蔣中正在國民黨內的軍政地位
(D)兩份資料皆說明了此事件不利於當時共產黨的發展
(E)此事件奠定毛澤東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路線。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1),E(1)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