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下列何者對乾燥的抵抗力最強
(A)黴菌
(B)酵母菌
(C)細菌
(D)酵素。
(A)黴菌
(B)酵母菌
(C)細菌
(D)酵素。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下列內場操作人員的衛生規則何者正確(A)為操作方便可以用沙拉油桶墊腳(B)可直接以口對著湯勺試吃(C)可直接在操作台旁會客(D)使用適當且乾淨的器具進行菜餚的排盤。
- 外場服務人員的衛生規則何者正確(A)將食品盡可能的堆疊在托盤上,一次端送給客人(B)外場人員應避免直接進入內場烹調區,而是在專門的緩衝區域進行菜餚的傳送(C)傳送前不須檢查菜餚內是否有異物(D
- 感染諾羅病毒至少要症狀解除多久後,才能再從事接觸食品的工作(A)12小時(B)24小時(C)36小時(D)48小時。
- 以下對於食品從業人員的健康管理何者正確(A)只要食材及環境衛生良好,即使人員感染上食媒性疾病也不會污染食品(B)食品從業人員應每日注意健康狀況,遇有身體不適應避免接觸食品(C)只有發燒沒有咳嗽
- 以下對於廚師在工作場合的飲食規範,何者正確(A)自己的飲料可以跟製備好的食品混放在冰箱(B)肚子餓了可以順手拿客人的菜餚來吃(C)為避免口水中的病原菌或病毒轉移到食品中,製備食品時禁止吃東西(
- 以下敘述何者正確(A)為了計時烹煮時間,廚師應隨時佩戴手錶(B)因為廚房太熱所以可以穿著背心及短褲處理食品(C)工作鞋應具有防水防滑功能(D)為20了提神可以在烹調食品時喝藥酒。
- 正確的手部消毒酒精的濃度為(A)90-1 0 0 % (B)80-9 0 % (C)70-75 % (D)50-6 0 % 。
- 從事食品作業時,下列何者為戴手套的正確觀念(A)手套應選擇越小的越好,比較不容易脫落(B)雙手若有傷口時,應先佩戴手套後再包紮傷口(C)只要戴手套就可以完全避免手部污染食品(D)佩戴手套的品質應符
- 下列何者為使用酒精消毒手部的正確注意事項(A)應選擇工業用酒精效果較好(B)可以用酒精消毒取代洗手(C)酒精噴越多效果越好(D)噴灑酒精後,宜等酒精揮發再碰觸食品。
- 食品從業人員正確洗手步驟為「濕、洗、刷、搓、沖、乾」,其中的「刷」是什麼意思(A)使用乾淨的刷子把指尖和指甲刷乾淨(B)使用乾淨的刷子把手心刷乾淨(C)使用乾淨的刷子把手肘刷乾淨(D)使用乾淨的
內容推薦
- 肉毒桿菌在酸鹼值(p H)多少以下生長會受到抑制(A)6 (B)6 (C)6 (D)6 。
- 關於諾羅病毒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1-10個病毒即可致病(B)用75%酒精可以殺死(C)外層有脂肪膜(D)若貝類生長於受人類糞便污染的海域,病毒易蓄積於閉殼肌。
- 下列何者為最常見的毒素型病原菌(A)李斯特菌(B)腸炎弧菌(C)曲狀桿菌(D)金黃色葡萄球菌。
- 一般而言,一件食品中毒案件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有嘔吐腹瀉症狀即成立(B)民眾檢舉即成立(C)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D)多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不同的症狀。
- 關於肉毒桿菌食品中毒案件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一人血清檢體中檢出毒素即成立(B)媒體報導即成立(C)三人或三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D)多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不同的症狀
- 關於肉毒桿菌特性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是肉條發霉(B)是肉腐敗所產生之細菌(C)是肉變臭之前兆(D)是會產生神經毒素。
- 河豚毒素中毒症狀多於食用後(A)3小時內(通常是10~45分鐘)產生(B)6小時內(通常是60~120分鐘)產生(C)12小時內(通常是60~120分鐘)產生(D)24小時內(通常是12024
- 河豚毒素是屬於哪一種毒素(A)腸病毒(B)肝病毒(C)肺病毒(D)神經毒。
- 下列哪一種化學物質會造成類過敏的食品中毒(A)黴菌毒素(B)麻痺性貝毒(C)食品添加物(D)組織胺。
- 下列哪一種屬於天然毒素(A)黴菌毒素(B)農藥(C)食品添加物(D)保險粉。
- 腸炎弧菌主要存在於下列何種食材,須熟食且避免交叉汙染(A)牛肉(B)海產(C)蛋(D)雞肉。
- 沙門氏桿菌主要存在於下列何種食材,須熟食且避免交叉汙染(A)蔬菜(B)海產(C)禽肉(D)水果。
- 低酸性真空包裝食品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因下列何者或其毒素引起食品中毒(A)李斯特菌(B)腸炎弧菌(C)肉毒桿菌(D)葡萄球菌。
- 廚師很喜歡自己製造XO醬,如果裝罐封瓶時滅菌不當,極可能產生下列哪一種食品中毒(A)李斯特菌(B)肉毒桿菌(C)腸炎弧菌(D)葡萄球菌。
- 過氧化氫造成食品中毒的原因食品常見的為(A)烏龍麵、豆干絲及豆干(B)餅乾(C)乳品、乳酪(D)罐頭食品。
- 台灣近年來,諾羅病毒造成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食品為(A)漢堡(B)雞蛋(C)生蠔(D)罐頭食品。
- 預防諾羅病毒食品中毒的最佳方法是(A)食物要冷藏(B)冷凍12小時以上(C)用70%的酒精消毒(D)勤洗手及不要生食。
- 食品從業人員的皮膚上如有傷口,應儘快包紮完整,以避免傷口中何種病原菌污染食品(A)腸炎弧菌(B)肉毒桿菌(C)病原性大腸桿菌(D)金黃色葡萄球菌。
- 預防食品中毒的五要原則是(A)要洗手、要充分攪拌、要生熟食分開、要澈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B)要洗手、要新鮮、要生熟食分開、要澈底加熱、要注意保存溫度(C)要洗手、要新鮮、要戴手套、要澈底加
- 肉毒桿菌毒素中毒風險較高的食品為何(A)花生等低酸性罐頭(B)加亞硝酸鹽的香腸與火腿(C)真空包裝冷藏素肉、豆干等(D)自製醃肉、自製醬菜等醃漬食品。
- 避免肉毒桿菌毒素中毒,下列何者正確(A)只要無膨罐情形,即使生鏽或凹陷也可以(B)開罐後如發覺有異味時,煮過即可食用(C)自行醃漬食品食用前,應煮沸至少10分鐘且要充分攪拌(D)真空包裝食品,
- 食用油若長時間高溫加熱,結果(A)能殺菌、容易保存(B)增加油色之美觀(C)增長使用期限(D)會產生有害物質。
- 53 蛋類最容易有(A)金黃色葡萄球菌(B)沙門氏桿菌(C)螺旋桿菌(D)大腸桿菌汙染。
- 54 選購包裝麵類製品的條件為何(A)色澤白皙(B)有完整標示(C)有使用防腐劑延長保存(D)麵條沾黏。
- 55 選購冷凍包裝食品時應注意事項,下列何者正確(A)包裝完整(B)出廠日期(C)中心溫度達0°C(D)出現凍燒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