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試述何謂台灣人?何謂台灣人主體性?以及如何敘寫以台灣為主體的世界史? 說明:就美國人來講,何謂美國人的問題或許會透過其生活方式顯現,內化為,無論呼吸、吃飯或洗澡,我都是美國人的信念。美國主體性,也就隨時可在其日常生活中獲得檢證。所以,也就沒有美國人會把”何謂美國人,甚麼是美國人的主體性?”當作是需要討論的問題。相對的,台灣則不然。”何謂台灣人? “似乎沒有人可以很有自信地說出來,因為這種共識似乎不存在。而且,討論此問題的人,或許除鄭南榕之外,也沒有人有決心靠自己來賦予台灣主體性的實質意義。於是,大部分的人只好靠說台灣的壞話,來建立發言正當性的語法。台灣政客不行、官僚腐化、財團靠不住、媒體腦殘、教育很爛……總之,我們聲嘶力竭地抱怨台灣跟世界標準比起來,沒一樣好的。芬蘭教育制度優異,我們仿效芬蘭。日本社會很有公德心,街道上找不到垃圾,我們也該好好教育下一代像日本人。澳洲、加拿大體育很強,我們要學習。美國很會創新,我們也該鼓勵。中國人很善於靠譜行事,長出新創企業,我們也要仿效。……這種清單可以無限延伸。值得學習的典範都在外界,相對的,台灣處於劣勢,必須改善。所有台灣人,無論左、右、親美、親中或親日等等,不管是知識分子或社會大眾,大家都採取此語法來發言。問題是,真有任何人或任何國家可以保證我們的行為或判斷是正確的嗎? 核工系曾經是第一志願,現在卻廢系了。日治時期所鋪設的輕軌基礎架構在二戰後,被仿效美國的技術官僚用公路網絡取代,可是現在小英政府的前瞻計畫卻是汲汲營營要重新建構台灣的輕軌交通網絡。我們向法國學核能,可是現在法國,比起核能,卻更專注於發展海上風能。換言之,我們總向外界尋求更高級的保證,認為外國有人能保障我們整體選擇的正確性。”別國是這樣,台灣卻不同。我們應該見賢思齊,達到國際標準。”但實際上,那個外國,那個高級保證,本身也變動不已。如此,我們一直在追求外界的典範,卻無法決定自己的位置。我們會說許多他國的語音,卻無法用自己的話講述台灣此刻的存在以及日後的期望。我們對自己國家和國民的議題,無法形成有份量、有深度的己見。因為我們掛在嘴上的,都是向其他國家或其他人借來的東西,不曾是自己努力建構的看法。這種情況下,我是誰? 我們又該如何有主體性,從我們決定出發,來建構”世界應該如此”的秩序?以及如何書寫這世界是怎麼過來的歷史?

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高二歷史下第一次-107 年 - 106學年臺中一中高二下學期歷史第一次段考#82200
討論私人筆記( 0 )
50
 【站僕】摩檸Morning:請問這題怎麼解?
倒數 1天 ,已有 0 則答案


全部討論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