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下列詩句所描寫的植物,何者正確?
(A)微風和眾草,大葉長圓陰。晴露珠共合,夕陽花映深。從來不著水,清淨本因心。--蘭花
(B)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菊花
(C)落盡殘紅始吐方,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桃花
(D)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獨。東風時拂之,香芬遠彌馥。--蓮花
(A)微風和眾草,大葉長圓陰。晴露珠共合,夕陽花映深。從來不著水,清淨本因心。--蘭花
(B)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菊花
(C)落盡殘紅始吐方,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艷,獨占人間第一香。--桃花
(D)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獨。東風時拂之,香芬遠彌馥。--蓮花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下列選項「」內的詞語,何者均屬外來語?(A)「百貨公司」一開門,許多「歐巴桑」就進門搶購(B)「冰淇淋」一出現,「剎那」間就吸引了弟弟的目光(C) 深夜時分,家人「鬥陣」窩在「沙發」裡,看世足賽
- 愛蓮說一文,作者以蓮的特質來象徵君子之德。下列文句哪一項的配對錯誤?(A)出淤泥而不染-潔身自愛,不同流合汙(B)濯清漣而不妖-品格清高,不逢迎媚世(C)不蔓不枝-不結黨營私,不攀附權貴(D)香
- 有關為學一首示子姪的文意闡釋,何者說法正確?(A)「旦旦而學之,久而不怠焉」-說明「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道理(B)「吾一瓶一缽足矣」-可看出窮和尚「莽撞衝動」的態度(C)「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
- 成語中常會使用兩個意思相反或相對的字,以製造強烈的效果。下列成語何組不是利用這種關係構成?(A)紙「短」情「長」∕ 陽「奉」陰「違」(B)口「是」心「非」∕ 言「簡」意「賅」(C)左「搖」右「晃
- 關於愛蓮說的寫作技巧,下列何者說明錯誤?(A)作者藉著比較菊、牡丹和蓮的形象,說明隱士、世人和君子的人格特質(B)用陪襯和對照的方式,烘托出蓮的特質(C)作者直抒己志,明白批判世人汲汲於富貴(D
- 下列有關愛蓮說的文句,何者說法正確?(A)「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作者感嘆陶淵明之後再也沒有隱逸之士了(B)「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作者感嘆品德高潔之君子難求(C)「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說明
- 下列「」中的量詞,何者使用不恰當?(A)這名畫家費了一番苦心,終於完成一「幅」大作,了卻多年的一「則」心願(B)姊姊盛裝打扮,戴著一「頂」帽子,穿著一「襲」絲質洋裝去約會(C)駕一「葉」扁舟,品一
- 自古以來從詩詞文章中,可得知許多植物都具有其獨特的象徵意義。下列「」中的植物及在句中相對應的象徵意義,何者說明正確?(A)「松」柏後凋於歲寒→長壽(B)蕙質「蘭」心→芳潔高雅(C)椿「萱」並茂→堅
- 下列文句「」內的字義,何者前後相同?(A)香遠「益」清 / 延年「益」壽(B)同「予」者何人 / 不「予」置評(C)出淤泥「而」不染 /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D)菊,花「之」隱逸者也 / 菊「
- 「蓮之愛」的「之」字是結構助詞,原句應為「愛蓮」。下列「」中的字,何者用法相同?(A)渾身「是」膽(B)馬首「是」瞻(C)挑撥「是」非(D)作如「是」觀
內容推薦
- 有關為學一首示子姪的寫作技巧,下列說明何者錯誤?(A)開頭拋出兩個沒有答案的疑問,引發讀者從「天下事之難易」思考至「求學的難易」(B)本文採用論證的方式為立論→例證→結論(C)善用對比的手法,凸
- 下列選項何者有勉人「勤學」之意?(A)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B)立志者,為學之心也;為學者,立志之事也。(C)聰明人之所以不會成功,是由於他們缺乏堅忍的毅力(D)閱讀所獲得的最大快樂,是好像透過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這段話隱含了什麼道理?(A)滿招損,謙受益(B)千里之行,始於足下(C)鍥而不舍,金石可鏤(D)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 小說項鍊文末「我那串項鍊是假……」結局令人意外,作者這樣安排,有何種深意?(A)闡明貧窮是人性中最可悲的弱點(B)批判珍娜對瑪蒂達狡詐、勢利的態度(C)說明不容懷疑的真相只有一個(D)凸顯瑪蒂達
- 「那位賣蝦仁羹的歐巴桑的叫賣聲恐怕是最平板無奇的,但還沒看到她就拿著大碗小碗衝出來的大人小孩,每天不知凡幾。」這段話主要形容賣蝦仁羹的歐巴桑的何種情形?(A)平易近人(B)門可羅雀(C)求新求變
- 「在山腳下徘徊的人,永遠到達不了山頂」意近於下列何者?(A)為之,則難者亦易矣(B)不為,則易者亦難矣(C)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D)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
- 「洛瓦塞爾一邊打著呵欠,一邊為瑪蒂達披上外套,她卻嫌外套寒酸,怕被那些貴婦看笑話,所以拔腿就跑。」下列何者最能詮釋瑪蒂達的上述表現?(A)一時的虛榮能毀掉一生的功名(B)虛榮使人得寵於己,而失寵
- 「法國學者羅蘭.巴特認為一部作品完成之後,作者便已然死亡。文本成為一個獨立的生命體,作者再也不能予以干預。」這句話的主要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A)作家在完成巨作之後,往往很難超越以往(B)讀
- 1 假設 A 國工人每小時可以生產 2 條麵包,或是每小時可以生產 3 件襯衫;而 B 國工人每小時可以生產 1 條麵包,或是每小時可以生產 1 件襯衫。根據國際貿易理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A
- 「現實與理想是河的兩岸,而行動是河上的橋梁。」下列何者可以詮釋這句話的涵義?(A)行者常至,為者常成(B)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C)謀事在人,成事在天(D)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 陳黎:「學生從我們說的話裡逐漸學會用不同的角度觀看同樣一件事物。能夠這樣去生活,學生不必讀詩、寫詩,也能知道什麼是真正的詩。」由這段話可知,陳黎認為「真正的詩」是什麼?(A)用心聽從老師的指導就
- 「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是真的;認為自己非常聰明的人,是蠢的。」這段話主要在勸人如何?(A)安分守己,自我充實(B)曠達自在,自我肯定(C)知足常樂,謙虛自省(D)淡泊名利,大智若愚
- 「臺北的夜已經淹進來了,當你與友人正電話談心,不難聽到對方那兒穿插『跳樓大拍賣』的喇叭聲,而他也聽得到你這兒『三斤一百塊,要買要快』的行情。永遠不要在臺北的夜間寫情書,你會不小心寫下『血本無歸,
-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貴賤無常價,酬直看花數。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低頭獨長
- 【題組】下列選項,何者最能點出整首詩的意旨?(A)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B)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C)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D)寄語武陵仙吏道,莫將徵稅及桃花
- 梧桐為植物中清品,而①形家獨忌之甚,且謂「梧桐大如斗,主人往外走」,若竟視為不祥之物也者。夫②翦桐封弟,其為宮中之桐可知。而卜世最久者莫過於周。俗言之不足據,類如此夫。 (張潮 幽夢影)①形家:看陰陽
- 常州 蔣用庵與四友同飲於徐兆潢家。徐精飲饌,烹河豚尤佳。因置酒請客同食河豚。客雖貪河豚味美,各舉箸大啖,而心不能無疑。忽一客張姓者驀然倒地,口吐白沫,噤不能聲。主人與群客皆以為中河豚毒矣,乃速購糞清灌
- 【題組】文中如何證明「梧桐為不祥之物」是無稽之談?(A)梧桐為植物中清品(B)梧桐大如斗,主人往外走(C)俗言之不足據(D)其為宮中之桐可知。而卜世最久者莫過于周
- 【題組】對於未昏倒的賓客來說,下列何者敘述最為貼切?(A)杯弓蛇影,白忙一場(B)未雨綢繆,深謀遠慮(C)古道熱腸,救友一命(D)病從口入,咎由自取
- 周敦頤自述:「芋蔬可卒歲,絹布足衣衾,飽暖大富貴,康寧無價金,吾樂蓋易足,廉名朝暮箴。」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和下列哪一項最接近?(A)安貧樂道,淡泊知足(B)汲汲富貴,力求顯揚(C)把握當下,築
- 【題組】對正處於犯錯、失敗情境的朋友,根據本文的文意,你可以用下列哪一句話來勉勵他?(A)自知乃成功的基石,要有自知之明(B)人往後退一步,是為了跳得更遠(C)失敗是成功的墊腳石,在錯誤中學會成
- 現代西方教育史上有「嘗試錯誤」的理論,認為學習就是要不怕錯誤去嘗試,才有機會成功,於是有「自古成功在嘗試」的說法。其實在五百年前的明朝人沈君烈,早有「誤亦為學地」的見解,提出「終日學終日誤,終日誤終日
- HIV 藉由下列何種機制進入動物細胞? (A)以 DNA 接觸宿主細胞膜 (B)以病毒蛋白外殼與宿主細胞膜的任一處接觸 (C)利用動物細胞表面的標誌與病毒表面的標誌互補 (D)潛溶週期。
- 操縱人類的欲望,一向是所有精品公司的拿手絕活,LV靠的是人類的奢華欲望,快速成長,但也讓人類走向欲望難填的深淵;另一家公司 Coach 喊出能負擔的奢華(affordable luxury),也大獲成
- 下列有關抗體與抗原之敘述,何者正確? (A)新生兒預防注射是注射病原體之抗體 (B)抗體是由核酸組成之巨大分子 (C)人體本身的抗原不可能誘發自身抗體之產生 (D)抗體可對抗入侵人體的特定病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