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5.日治時期,由總督府的提倡,哪一種球類成為台灣當時最風靡的運動?
(A)手球
(B)籃球
(C)棒球
(D)足球
(A)手球
(B)籃球
(C)棒球
(D)足球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日本統治時期,有位出身宜蘭的醫生從事社會運動,他認為臺灣人患有「知識的營養不良症」而組織臺灣文化協會,鼓吹新文化;1927年臺灣文化協會因左右派的路線之爭而分裂,之後成立臺灣民眾黨。臺灣民眾黨爭
- 附圖是生活在日治時期的人物,依據內容判斷,此人為下列何者? (A)唐景崧(B)劉永福(C)余清芳(D)林獻堂
- 「三個保正八十斤」的故事提到;在某製糖株式會社製糖工場,一群忍無可忍的農民,在「保正」陪同下向會社抗議,並要求檢查磅秤,結果發現三個保正站上磅秤,竟然只有八十斤。說明日本發展何種經濟作物時,不僅
- 臺灣的大眾傳播非常發達,同樣一則新聞消息,你可以聽到用客家語、閩南語、國語、英語等不同方式播報。這表示臺灣社會具有何種特色? (A)母語教學推廣不力 (B)文化多元呈現 (C)傳統文化沒落 (D
- 這幾年韓國偶像團體風靡臺灣,像是 BIGBANG 、 BTS防彈少年團、 SHINee ,深受台灣年輕人喜愛。我們對於韓國文化應該要有哪種態度較為正確? (A)要全盤接受韓國文化 (B)鄙視並捨
- 目前開放外籍勞工來臺從事的工作為:家庭看護工及家庭幫傭、機構看護工工作、製造工作、營造工作、海洋漁撈工作及屠宰工作。臺灣民眾有更多機會接觸其他國家文化。我們應該用何種態度去面對這些異國文化? (
- 每個文化都有其獨特性,不應刻意區分高低,否則將導致何種不平等的現象? (A)文化歧視 (B)文化傳承 (C)文化創新 (D)文化融合
- 在某個網路影片中,主持人說出附圖的一段話。依據內容判斷,這代表工人之間的餐飲呈現何種現象? (A)文化差異 (B)文化位階 (C)文化偏見 (D)文化不平等
- 勞工的工作時數、加班時數、例假與休息日、加班費等等有關勞動相關權益,被規範在下列哪一部法律之中?(A)《民法》 (B)《憲法》 (C)《勞動基準法》 (D)《性別工作平等法》
- 公司在徵才時,依據與能力無關的因素進行評估,例如性別、年齡等等,造成求職者失去與其他人公平競爭的機會。上述是在說明何種概念? (A)就業歧視 (B)種族歧視 (C)就業安全 (D)職業災害
內容推薦
- 日治時期彰化人,曾發表新詩〈覺悟下的犧牲—寄二林的同志〉,自此積極投入台灣新文學的創作,小說〈一桿「稱仔」〉是代表作品。後世皆尊其為「台灣新文學之父」。以上敘述所指為下列何人? (A) 賴和 (
- 采緹在圖書館閱讀《亞細亞的孤兒》,描述日本統治時期的臺灣知識分子胡太明,在臺灣遭受日本人欺壓,到日本留學又被中國留學生排擠,《亞細亞的孤兒》為下列何者的著作? (A)鄧雨賢 (B)賴和 (C)吳
- 他是臺灣史上首位醫學博士,他曾發明獨步全球的「尿液驗毒法」,直到今天仍在使用;且於1954年創辦高雄醫學院(高雄醫學大學前身),擔當院長,一直到1966年才退休。以上敘述所指為下列何人? (A)
- 日治時期曾動員臺灣原住民組成高砂義勇隊,派遣臺灣原住民前往南洋叢林作戰。當時由於哪一場戰役爆發,而使日本派遣高砂義勇隊到南洋作戰? (A)霧社事件 (B)甲午戰爭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太
- 小光在書中看見如右敘述,請根據此段內容判斷,這是下列哪個事件的導火線? (A)二二八事件(B)美麗島事件(C)雷震事件(D)二林事件
- 1945年10月某日,裝修領班催促工人趕快工作,領班強調:「過幾天陳儀大人就要抵達臺灣了,如今連大人的辦公廳招牌還寫錯字,真是令人擔心。」該招牌的正確名稱應為何? (A)臺灣州政府 (B)臺灣省
- 下列有關臺灣戰後初期的政治社會情況,何者正確? (A)首任行政長官為陳誠 (B)設立臺灣總督府管理 (C)高級長官多由外省籍人士擔任 (D)物價穩定、平穩
- 民國六十八年,某組織在高雄市舉行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群眾進行遊行及演講,訴求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結果與軍警發生衝突。上述是哪個事件? (A)雷震事件 (B)二二八事件 (C)西來庵事件
- 附圖是戰後臺灣社會情境的示意圖,圖中許多人民的權利受到限制,這種情形的產生與何者有關? (A)《戒嚴令》(B)《中華民國憲法》(C)《法律第六十三號》(D)《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 附表為某歷史人物生平年表,該人物為下列何者? (A)蔡阿信(B)雷震(C)蔣經國(D)賴和
- 來自台灣各地的大學生,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今自由廣場)上靜坐,他們提出「解散國民大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以及「政經改革時間表」等四大訴求。這是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以來所發生的第
- 雨蓉的媽媽拿出一張舊的剪報,報導當時臺灣解除戒嚴的新聞。這應該是下列哪一年的報紙? (A)民國56年 (B)民國66年 (C)民國76年 (D)民國86年
- 欣欣和外國友人介紹臺灣歷經民主化,成為民主國家的過程。她列出了指標性的事件:甲、終止動員戡亂、廢除臨時條款;乙、辦理省長及直轄市長選舉;丙、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丁、完成首次政黨輪替。關於臺灣
- 臺灣民主的演進歷程中,開放中央民意代表選舉、進行修憲工作、終止動員戡亂及首次總統直選等民主成就,皆完成於同一任的總統任內。這位總統為下列何人? (A)蔣經國 (B)李登輝 (C)陳水扁 (D)馬
- 日本治臺初期,設立下列哪個機構為統治臺灣的最高機關?(A)臺灣總督府(B)臺灣府(C)臺灣議會(D)臺灣警察局。
- 某本傳記中提到:「他利用宗教,散布消息,強調奉王爺之命建立『大明慈悲國』,將日本人趕走,參與起事的人都可以獲得重賞。」此本傳記應該是何者? (A)劉永福傳 (B)丘逢甲傳 (C)余清芳傳 (D)
- 152 . 食品業者應選用符合衛生標準之容器具及包裝,以下何者正確(A)市售保特瓶飲料空瓶可回收裝填食物後再販售(B)容器具允許偶有變色或變形(C)均須符合溶出試驗及材質試驗(D)紙類容器無須符合塑膠
- 153 . 食品包裝之主要功能,下列何者正確(A)增加價格(B)避免交叉污染(C)增加重量(D)縮短貯存期限。
- 154 . 選擇食材或原料供應商時應注意之事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提供廉價食材之供應商(B)完成食品業者登錄之食材供應商(C)提供解凍再重新冷凍食材之供應商(D)提供即期或重新標示食品之供應商。
- 155 . 載運食品之運輸車輛應注意之事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運輸冷凍食品時,溫度控制在-4°C(B)應妥善運用空間,儘量堆疊(C)運輸過程應避免劇烈之溫濕度變化(D)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可以堆疊
- 156 . 食材驗收時應注意之事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採購及驗收應同一人辦理(B)運輸條件無須驗收(C)冷凍食品包裝上有水漬/冰晶時,不宜驗收(D)現場合格者驗收,無須記錄。
- 158 . 冷凍食材之解凍方法,對於食材之衛生及品質,何者最佳(A)置於流水下解凍(B)置於室溫下解凍(C)置於冷藏庫解凍(D)置於靜水解凍。
- 159 . 即食熟食食品之安全,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冷藏溫度應控制在10°C以下P age11of20(B)熱藏溫度應控制在30°C至50°C之間(C)食品之危險溫度帶介於7°C至60°C之間(D
- 160 .食品添加物之使用,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A)只要是業務員介紹的新產品,一定要試用(B)食品添加物業者尚無需取得食品業者登錄字號(C)複方食品添加物的內容,絕對不可對外公開(D)應瞭解食品添加物
- 1食品業者實施衛生管理,以下敘述何者為正確(A)必要時實施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B)掌握製程重要管制點,預防、降低或去除危害(C)為了衛生稽查,才建立衛生管理文件(D)建立標準作業程序書,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