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丁)今年父親節一早,我拿著自己親手做的兩張父親節卡片請孩子們簽名,一張給孩子的爺爺,一張給孩子的外公。往年我都會幫孩子準備好卡片,帶著孩子做,今年我故意「□□□□」,看孩子會不會「自動自發」,結果果真是沒有任何動靜。姊姊說:「媽媽,妳都沒有提醒我,下一次我要做一張卡片給爸爸」。這樣的對話讓我不禁思考,孩子們是不是都已經太習慣於被提醒,而被動式的被「安排」該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愛?母親節、父親節、聖誕節等各種節慶生日似乎都是制式的卡片、禮物等表示方式,其實,是不是還有別的方式可以來呈現呢?是不是可以更用心的去想想,可以如何不用錢買物質的東西來表現自己的愛呢?很多的爸爸媽媽或許會覺得,教孩子愛爸爸媽媽會不會太刻意了?其實這是需要的。隨時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辛苦與感受是必要的,當孩子有所表現時,也隨時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感動是必要的。這樣,當孩子長大成人、爸媽年老時,孩子才不會「快遞一份昂貴的禮物」就認為已經盡到義務,因為那個時候,爸爸媽媽應該最想要的是一份陪伴、一份關心、一份在乎。-改寫自吳敏蘭 如何引導孩子表達對父母的愛?
48.根據文意,文中缺空處應填入哪個成語最適當?
(A)紙上談兵
(B)調兵遣將
(C)草木皆兵
(D)按兵不動 。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5
統計:A(0),B(0),C(1),D(3),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