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世界人權宣言由一九四六年成立的聯合國 人權委員會負責起草,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日提交聯合國大會表決通過。
       依照世界人權宣言第七條規定:「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並有權享受法律的平等保護,不受任何歧視。人人有權享受平等保護,以免受違反本宣言的任何歧視行為以及煽動這種歧視的任何行為之害。」所以,我國憲法第七條也有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一九九○年代以來,許多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大陸等地的人民,透過通婚的方式移居臺灣,而成為臺灣的新住民。依據內政部的統計,目前臺灣新住民約有六十四萬人。然而,許多新住民卻常被稱為「外籍新娘」、「大陸新娘」,或其他具有強烈歧視意味的稱呼,讓這些新住民因為身分的關係,飽受社會的歧視和偏見。
       甚至部分新住民的父母,不願讓自己的身分曝光,以免孩子在學校受到歧視。這種現象發生在標榜以「人權立國」的臺灣,令人感到遺憾。
       事實上,無論聯合國 世界人權宣言或我國憲法,都一再宣示「平等權」的基本人權理念,任何人都不該因為種族而受到歧視。
       藉由不同文化的注入,可以讓我們的社會更趨多元;因為文化的包容性越廣,越能開創更美好的明天。
                                                                                                                                       (國語日報網站)

40. 本文所要闡述的主旨為何?
(A)法律之前,人人享有相同的權利
(B)法律是規範不守法律的人
(C)國家沒有法律,等同火車失去鐵軌
(D)法律的周延性取決於執法的人。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