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慢」顯然要敢與人不同,要放棄眾人的「快」,要敢與「快」對抗,此種對抗來自對「慢」的充分認知、 不只想、還得付諸行動,要對自己的「慢」充滿自信、喜歡、並堅持「擇慢而固執之」。但看來,「由快入慢之路」不能不有一些準備功課,不論是腳力、筆力、眼力,總得從簡單暗暗起步,當與 「眾快」面對或打照面時,不退縮、不欣羨、不找理由放棄。而當自知起步之際「一慢」難敵「眾快」時,何妨 先尋「數慢」一起行動,或躲入「眾慢」以藏拙?待自信建立,再出慢以敵快,亦不為遲。有一位清瘦的我的學生,是步道解說員,動植物的知識廣博無比,有一次我請她為我社大學員到圓通寺解說 花花草草。我們沿著寺外的小路往寺後山丘走去,前後不到三百公尺的路,竟走了一上午,卻至少還有一大半的 路沒有走完。平日尋常所見路旁小花小樹叢小蟲子,在她的指點之間,成了充滿生機勃勃和趣味無限的小宇宙, 學員們一個個拿著放大鏡探照人間「美境」,「哀叫」連連。許多花蕊花粉花苞葉脈葉刺葉孢,在十五至二十倍的 目光放大下,精美如殿堂仙宮,令人目不暇給。這樣的天地唯「慢」可得。有一回她為了解說臺北植物園內的詩經植物,反覆查書和先行探訪,後來在那不到百坪大的圓屋園四周,也是「慢出一上午」,將古今植物的相關來源 詳加解析,趣味無窮。我這位解說員學生,可真是「慢」的守門人。古人所說,「萬物靜觀皆自得」,「靜觀」豈不是「慢觀」? (白靈 「慢」是動詞)
39.下列選項,何者不是作者的觀點? 
(A)慢活的人生需要行動加以完成 
(B)要得慢活,必須相信自己並持之以恆 
(C)當慢活與生活相矛盾時,可以找人互相支持  
(D)了解植物的紋理脈絡是每一個慢活人都需具備的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