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A).实现经济增长(B).促进充分就业(C).实现外贸平衡(D).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与常规的计算机相比,生物计算机具有密集度高的突出优点。______用DNA分子制成生物电子元件,将比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要小得多,______可小到几十
- 2②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起装点春天的愿望。(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C)红梅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经验材料和新的认识工具(C).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D).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
- 50職業道德最重要之因素為(A)敬業精神(B)追求利潤(C)供應美味可口的食品(D)杜絕浪費。
- 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A).“参与制”来实现(B).“个人联合”来实现(C).资本输出来实现(D).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来实现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临摹 变换莫测 脉络 融会贯通(B)竣工 仗义直言 姆指 荒谬绝伦(C)影牒 旁征博引 辞书 沓无音讯(D)裨益 湮没无闻 坐落 矫揉造作
- 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总特征的有( )(A).对立统一的观点(B).普遍联系的观点(C).永恒发展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
- 银行利润的本质是( )(A).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B).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C).银行收取的贷款利息(D).银行收取的服务费
- 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內容推薦
-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资本的全球化(D).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 单位商品价值量( )(A).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D).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曼城足球队要防曼联队“恐怖左翼”的重任,邓恩不行,贝尔马迪不行,赖特菲利普斯更不行,只有孙继海行。(B)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
- 生产方式是(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 在苏维埃俄国领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负责人是( )(A).列宁(B).斯大林(C).布哈林(D).托洛斯基
-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 )(A).两大部类的平衡(B).总供需的平衡(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D).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二、(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辛公义,陇西狄道人也。公义早孤,为母氏所养,亲授书传。周天和中,选良家子任太学生,以勤苦着称。武帝时,召入露门学①,令受道义。每月集御前令与
-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依据是( )(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 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有( )(A).土地私有权垄断(B).土地经营权垄断(C).土地肥沃程度不同(D).土地地理位置不同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广延性 (B).持续性(C).可知性 (D).客观实在性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为母氏所养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B)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若人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C)因留养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
- 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加强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 20世纪上半期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 )(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 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母氏)亲授书传 (B)(辛公义)以勤苦着称(C)(遇病者)争就使君 (D)(辛公义)侧坐讯问
-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最多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 (D).最少劳动时间
- 当前全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彻底消灭“三大差别”(C).彻底消灭剥削(D).完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因为( )(A).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C).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D).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 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辛公义勤政爱民的一组是 ( )①以勤苦着称 ②公义患之,欲变其俗③所得秩律,尽用市药 ④其家无亲属,因留养之⑤因霹坐牢侧,亲自验问 ⑥罪人闻之,咸自款服(A)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