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09依據憲法第一百七十三條之規定,憲法之解釋由何者為之?
(A)行政院
(B)司法院
(C)監察院
(D)國民大會
(A)行政院
(B)司法院
(C)監察院
(D)國民大會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1296依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第2項之規定,司法院大法官之任期為幾年?(A)9年(B)8年,不分屆次個別計算(C)6年(D)4年
- 1370依公司法之規定,公司設立後之性質為何?(A)社團法人(B)財團法人(C)公益法人(D)非法人團體
- 1710法律在下列何種領域內,發揮無可取代的功能?(A)親子互動的增進(B)宗教教義的詮釋(C)科學研究的發現(D)政治權力的分配
- 1660刑事訴訟法規定,遇有非病死或可疑為非病死者,檢察官應速為:(A)鑑定(B)鑑驗(C)相驗(D)化驗
- 1295立法委員自第七屆起定為多少人?(A)250人(B)225人(C)180人(D)113人
- 1808依據憲法第三十七條規定,下列何者有權公布法律?(A)行政院(B)國民大會(C)立法院(D)總統
- 1369依照我國憲法規定,下列那一個機關有解釋憲法以及統一解釋法律及命令的權力?(A)行政院(B)立法院(C)司法院(D)監察院
- 1659行政長官依公務員懲戒法所為的懲戒,其性質為?(A)行政懲戒(B)立法懲戒(C)司法懲戒(D)軍事懲戒
- 下列何者非為間接法源?(A)習慣(B)法理(C)學說(D)條約
- 1293依中央法規標準法規定,下列何者非為命令之名稱?(A)規則(B)細則(C)要點(D)準則
內容推薦
- 2102非婚生子女,因其生父與生母嗣後結婚,視為婚生子女者,稱之為何?(A)收養(B)準正(C)認領(D)認養
- 1662關於無證據能力之證據,下列何者最正確?(A)無證據能力之證據,不生刑事訴訟法之法律效果(B)當事人不得提出無證據能力之證據(C)無證據能力之證據,不得作為判決依據(D)證據有無證據能力,由法官
- 1371法律未特別規定施行日,僅規定自公布日施行者,法律係自何日發生效力?(A)自該公布日(B)自該公布日起算至第2日起(C)自該公布日起算至第3日起(D)自該公布日起算至第4日起
- 1297我國縣市首長選舉採下列何種多數決方式?(A)三分之二特別多數(B)絕對多數(C)相對多數(D)四分之三特別多數
- 1711私法中的公平誠信原則,可以被應用於公法上,係使用何種法學方法而得出的結論?(A)類推適用(B)擬制(C)推定(D)解釋
- 下列那一個機關須設審計長一職,以審核決算?(A)行政院(B)監察院(C)考試院(D)立法院
- 1298憲法增修條文第3 條規定,立法院得經多少立委以上之連署,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A)五分之一(B)四分之一(C)三分之一(D)二分之一
- 1663依刑事訴訟法規定,下列何者不屬於被告聲請迴避之對象?(A)法官(B)檢察官(C)法院書記官(D)公設辯護人
- 1664刑事訴訟法將交保或保釋稱為:(A)具保(B)責付(C)付保(D)保證
- 1712法律和道德、習慣、風俗、禮儀、宗教等最大的差別在於何處?(A)法律是無遠弗屆的(B)法律可以透過國家的強制力加以實現(C)法律是安定人心最重要的力量(D)法律存在的歷史是最久遠的
- 下列何者為中央法規標準法所規定之適用原則?(A)特別法優於普通法之原則(B)從新從重原則(C)罪刑法定原則(D)一事不再理原則
- 下列何者是法律制訂的正當程序?(A)提案、審查、議決、施行、公布(B)審查、提案、議決、施行、公布(C)提案、審查、議決、公布、施行(D)提案、議決、審查、公布、施行
- 1904依現行憲法規定,須有全體立法委員多少比例之提議與同意,才可提出總統罷免案?(A)三分之二提議,四分之一同意(B)四分之一提議,三分之二同意(C)二分之一提議,二分之一同意(D)三分之二提議,四
- 某貨品為避免因成本變動而造成售價波動太過劇烈,當週售價相對於前一週售價的漲跌幅定為當週成本相對於前一週成本的漲跌幅的一半。例如下表中第二週成本上漲100%,所以第二週售價上漲50%。依此定價方式以
- 1665法官審判時,發現犯罪之追訴權時效已完成,法官就該案件應為:(A)無罪判決(B)管轄錯誤判決(C)免訴判決(D)不受理判決
- 下列法規範中,何者與政治學關係為最密切?(A)刑法(B)國家賠償法(C)行政訴訟法(D)憲法
- 1299總統、副總統之罷免案經立法院同意提出後,應經多少選民同意始能罷免?(A)全體出席投票人數三分之二(B)全體出席投票人數二分之一(C)選舉人總額過半數之投票,且有效票過半數同意(D)選舉人總額過
- 1372特別重視「判例法」的法系是:(A)大陸法系(B)英美法系(C)東亞法系(D)回回法系
- 1373依中央法規標準法之規定,下列何者並非法律之名稱?(A)通則(B)條例(C)規則(D)律
- 下列關於「法源」的敘述,何者正確?(A)外國法屬於成文法法源之一(B)道德屬於成文法法源之一(C)法理屬於成文法法源之一(D)條約屬於成文法法源之一
- 下列何者不是憲法所規定之人民公權?(A)平等權(B)自由權(C)生存權(D)名譽權
- 下列關於「人之效力」的敘述,何者正確?(A)我國單採屬地主義(B)外國元首及其隨行家屬於訪問我國期間,受到我國法律的約束(C)普通外國人民在我國犯罪,需接受我國法律的制裁(D)在國外就學之我國
- 1905中華民國國民年滿幾歲者,得被選為總統、副總統?(A)二十歲(B)三十歲(C)四十歲(D)五十歲
- 下列關於「法理」的敘述,何者正確?(A)如在具體案件中可經由解釋而適用法律,則無必要以法理作為裁判的依據(B)民法禁止援用法理(C)行政法亦禁止援用法理(D)法理已有立法上的定義
- 下列那一個階段非法律制定的必要程序?(A)提案(B)審查(C)解釋(D)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