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我有一塊石頭,看起來斑剝鬼奇;不但滿是蒼辣虬老的皴皺①,而且還有多處被蝕鏤成空洞,姿態奇磔②。我常常拿在燈下,細看它的紋理。小小一塊頑石,線條的流走牽連卻如驚濤駭浪,彷彿依稀可以聽見水聲迴旋,拍岸而起,浪花在空中迸散……是被風浪狂濤愛過,愛到遍體鱗傷的一塊石頭啊!這塊石頭,是多年前去龍坑旅行帶回來的。龍坑在臺灣最南端,比鵝鑾鼻還南。如果在地圖找,應該是鵝鑾鼻下方,突出於海洋中的一塊地岬③了。從鵝鑾鼻到龍坑沒有車去,必須步行穿過一片礪石④堆和瓊麻林間踩出的小路。瓊麻如劍戟一樣的葉片森森⑤直立著。這種野悍的風景,正是恆春半島的特色。但是,到了龍坑,連恆春的沃腴也沒有了。一片佈置於大海狂浪中粗礪尖峭⑥的岸石地塊,因為土壤被常年海風吹蝕,只剩了岸石隙縫中存留著一點點土。一種叫做銀芙蓉的植物,耐旱、耐風、耐海水的鹹腥與狂暴,便在隙縫中生了根,虬結盤屈地生長蔓延開來了。那是在其他地方很少看到的植物,幾乎沒有什麼葉子,看來似乎已成枯枝的虬勁根幹,貼著地面,頑強固執地生長著。古人欣賞奇磔虬勁的奇木奇石,大概是因為那奇磔虬勁中隱藏透露著生命奮鬥的痕跡吧!當那掙扎求活的傷痛過去,那掙扎求活的姿態卻成了使人歌讚的對象。後人把玩、瀏覽,細細撫愛那使人歌讚的紋痕之美,何人還記得來自於心痛如絞的傷痛呢?龍坑的岸石也因為長年遭海浪沖蝕擊打,形成了奇岩。大部分尖銳醜怪:掙扎求活中,好像還有生命最後的霸悍。有的襤褸斑剝⑦,被蝕空成許多如蜂巢般的空洞,海浪在其中鑽竄,發出咻咻如哨般的聲響。澎轟的大浪久不歇止。浪沫在晴空中飛揚散去。後退的浪潮,在岩石隙間迅急推湧、迴旋。但是,它還要再來,它還要傾全力奔赴這千萬年來便與它結了不解之緣的粗礪岩石啊! ~節選自蔣勳石頭記① 蒼辣虬老的皴皺:曲折錯雜、怪異精巧的紋路。虬,同「虯」,音ㄑㄧㄡˊ,蜷曲。皴,物體表面的皺紋,音ㄘㄨㄣ。② 奇磔:奇特而雄健。磔,張開。引申為雄健。磔,音ㄓㄜˊ。③ 岬:陸地向海洋突出的部分,音ㄐㄧㄚˇ。④ 礪石:粗糙的石頭。⑤ 森森:茂盛的樣子。⑥ 峭:高聳直立。⑦ 襤褸斑剝:形容石頭蝕空缺損的樣子。襤褸,衣服破爛的樣子,音ㄌㄢˊ ㄌㄩˇ。
38. 作者將澎轟的海浪與堅硬的岩石想像成人間的何種情感?
(A)海枯石爛的堅貞之情
(B)狂暴激烈的糾纏之愛
(C)欲擒故縱的曖昧情愫
(D)細水長流的溫婉纏綿。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