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9 為題組資料一:中古時代發生一戰爭,加深同屬基督教世界的東、西歐之對立。君士坦丁堡的民眾認為:「伊斯蘭君主比羅馬教宗仁慈,我們寧願讓土耳其人佔領,也不願被西方蠻族統治。」今日的歷史學者說:「此事的結果是為伊斯蘭統治整個中東舖平了道路。」資料二:目擊者描述一場戰爭:「對方沒有一個留得活命,連女人和小孩也不能倖免。殺戮之後,所有教士和戰士去到聖墓前,唱讚美詩,謙恭地禱告,向久仰的聖地奉獻。」
7. 這兩段資料描述的是哪一件重要史事?
(A)阿拉伯帝國的建立
(B)十字軍東征
(C)黑死病的肆虐
(D)基督教政教衝突
7. 這兩段資料描述的是哪一件重要史事?
(A)阿拉伯帝國的建立
(B)十字軍東征
(C)黑死病的肆虐
(D)基督教政教衝突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除了衡量經濟活動之外,請問下列哪一個經濟指標可以進一步評估空氣環境、自然條件、生態平衡、衡量生活品質? (A) 國民生產淨額 (B) 國民所得 (C) 綠色國民所得 (D) 國民生產毛額。
- 十七世紀時,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此時的銀元貨幣,最可能聚集在下列哪一城市? (A)倫敦 (B)巴黎 (C)阿姆斯特丹 (D)威尼斯
- 下列哪些史事的發生或興起與日耳曼地區並無關係?(A)三十年戰爭 (B)首部印刷聖經的出現 (C)宗教改革 (D)地理大發現
- 有一時期的佛像面容成橢圓形,眉目端莊,鼻梁高而長,頭髮呈現波浪形並有頂髻,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薩像有時且帶有鬍鬚等。與此同時,佛塔建築也有較大發展,基座層級加多加高,原塔本身變為基
- 【題組】承上題,關於此地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因副熱帶高壓籠罩形成乾燥的氣候 (B)該區的植物景觀以莽原為主(C)該區的降雨以對流雨為主 (D)該區的日夜溫差變化大。(全對才給分)
- 1964 年,甘迺迪與詹森的眾多顧問為羸弱的美國經濟開了一劑腎上腺素,他們削減約 164 億的稅收,這個方法確實讓所有現象有顯著的改善,請問「減稅」是政府可以運用的何種政策? (A) 擴張性的
- 某一個王朝「1396 年戰勝匈牙利王,1444 年戰勝歐洲天主教聯軍,1453 年摧毀西方賴以杜絕伊斯蘭教洪流的屏藩。」請問這個王朝應為何?(A)帖木兒帝國 (B)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C)阿拉伯
- 「君主是上帝在塵世的代理,上帝經由君主統治世界……所以君主是神聖的。……國王的權力是絕對的,不需為其行為解釋。」下列哪一位政治人物不會同意這句話?(A)英王詹姆士一世(B)法王亨利四世(C)英王
- 下列各組「 」內字的讀音,完全相同的選項是:(A)「僇」人/病「瘳」/含「蓼」問疾(B)「契」合無間/提綱「挈」領/「鍥」而不舍(C)「惴」慄/「湍」急/「遄」征(D)「培」塿/「剖」析/「掊」擊
- 「遼闊的○○○○為羚羊、長頸鹿、斑馬、獅子、獵豹等動物的生活環境,冬季時,動物為尋找水源作長途季節性遷移,綿延幾十公里,蔚為壯觀……。」【題組】上列哪張氣候圖適合代表文章中所描述的氣候特色?
內容推薦
- 有關於宋朝外的歷史發展,下列何者正確?(A)宋與遼之間,因為宋朝戰敗而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不僅造成國防門戶洞開,從此也被遼所輕視(B)宋真宗與遼國簽訂「澶淵之盟」,雙方建立平等關係(C)宋
- 為落實馬英九總統競選政見「一生兩次青年購屋貸款」,內政部目前規劃「新婚首購」、「生育換屋」一生2次2年 200 萬元零利率房貸,預計明年可實施。若中央銀行提供專款給商業銀行,作為「青年購屋貸款
- 我國政府於 2008年7月4 日開放兩岸直航,讓中國來臺觀光客增加,預期可為臺灣帶來不少的商機。在其他條件不變下,我國外匯市場將產生何種改變? (A) 匯率仍維持不變 (B) 新臺幣貶值 (C)
- 【題組】資料一中的伊斯蘭君主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A)鄂圖曼土耳其人 (B)蒙古人 (C)阿拉伯人 (D)塞爾柱土耳其人
- 王小明對於宋代讀史心得寫了以下一篇短文,他寫錯的地方有 (A)宋代經過綠色革命及火力革命,促使了農工發達,也帶動了商業的繁榮(B)許多城市受惠於政治中心及歷史文化因素,從草市、墟市開始發展不斷
- 資料一:「保證滿族貴族特權的另一項措施,是中樞機構中重用滿族的貴族和官僚。雖然,越到後來漢族的數量、地位、權力越加上升,但有清這一代,滿族始終緊緊抓住中樞機構的權力,不使其旁落。」資料二:「清
- 夏和杰因為急需金錢週轉,可是手邊沒有現金,因此拿了客戶所開的票據向銀行貼現,支票面額是 200 萬元,向銀行貼現後拿到的現金是 190 萬元,請問銀行的貼現率是多少? (A) 20% (B)
- 所得與貨幣需求呈 關係;利率與貨幣需求呈 關係。請問這兩個空格應該填入什麼? (A) 正向;反向 (B) 正向;正向 (C) 反向;正向 (D) 反向;反向。
- 【題組】資料二中「久仰的聖地」是指什麼?(A)君士坦丁堡 (B)巴格達 (C)羅馬 (D)耶路撒冷
- 一位在臺任職的官員向長官報告,指出:為獲得「蕃地」的經濟利益,我們必須使用武力,沒收「蕃人」的槍枝,讓他們放棄狩獵生活,並強制將他們移居接近平地的河川地,從事農耕,以便加強控制。這種觀點的歷史
- 蒙古人是中國史上第一個以邊疆民族入主中國,且控有整個中國的「征服王朝」。下列關於蒙古的事蹟,何者正確?(A)蒙古族原居於今黑龍江上游、蒙古東部,臣服於女真(B)13世紀初,鐵木真統一大漠南北,
- 有關中國歷史上賦役制度的演變,下列何者敘述正確?(A)從繳納錢幣為主,轉變為繳納實物為主;力役逐漸折價為錢,最後併入田賦中,田賦逐漸成為人民主要的賦稅負擔(B)從繳納實物為主,轉變為繳納錢幣為
- 政府在評估公共支出項目的成效時,若其主要的考量在於:「衡量某項政策的經費支出是否達成特定效益」,則是屬於哪一種政策評估類型? (A) 效用集中評估(utilization-focused eva
- 歐洲史上有一運動興起,它標舉道義,強調貞潔之道在於單身不婚、清貧之義在於揚棄私產、服從之理在於維護階層領導與集體秩序,日常生活主要是勞動、禱告與冥思,作息規律而安排精確,知識的學習與經義的研究
- 慎終追遠是漢人社會的核心價值,臺灣人也供奉祖先牌位,按時祭祀。但在某個時期,為了避免違反統治者的命令,必須設法將祖宗牌位藏起來。這種現象最可能發生在何時?(A)1835 年 (B)1886 年
- 下列關於16世紀「海上絲路」的描述,哪些是正確的?(A)這條航道,主要經過「福建-呂宋-墨西哥」(B)葡萄牙維持這條海上絲路將近250年之久(C)造成美洲白銀大量流入中國(D)中國內部引起重大
- 北宋、遼、西夏三國同時並立,彼此之間的情勢為(A)宋與遼關係在澶淵之盟後戰爭不斷,雙方各自發展有不良影響(B)宋與夏之間,除宋仁宗時有和議之外,雙方經常處於戰爭狀態(C)宋以贈與歲幣、物質以及
- 在二手車市場中,常發生劣等品質的車驅逐優良品質的車,請問造成此現象的原因為何? (A) 外部性 (B) 公共財 (C) 資訊不對稱 (D) 交易成本過高。
- 哪個氣候圖代表的氣候類型因雨季和生長季不一致,農業發展最需灌溉?
- 下列哪一時代的藝術表現不符合均衡細緻、謹慎和諧的古典風格?(A)浪漫主義時代 (B)古希臘時代 (C)文藝復興時代 (D)啟蒙時代
- 在中國的一些征服王朝,雖然在民族文化上與漢民族不斷的融合,但在漢化過程中,事實上他們對漢文化是有警惕的,下列哪些事例可以可以看出這種傾向?(A)北魏孝文帝的漢化(B)遼設立南北面官(C)金世宗
- 1663A.D.某科學家被迫在宗教法庭簽下悔過書,聲明他以「虔誠之心棄絕並詛咒」太陽為宇宙中心之邪說,並誓言遵從法庭對他所做的「一切判決的懲罰,倘有違逆願受斬首之刑」。直到 1992A.D.,羅
- 愛因斯坦曾說:「西方科學奠基於兩大成就:一為希臘哲人發展出的歐式幾何學系統;另一為□□時期,人們發現可以透過有系統的實驗,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請問文中的□□應填入什麼?(A)地理大發現 (B)
- 每一時代都有一些常用的關鍵詞,可說明此一時代的特徵。最能代表 18 世紀歐洲的關鍵詞為何?(A)上帝、罪惡、拯救、恩典、天堂 (B)相對性、調整、功能、和諧(C)理性、自然、幸福、進步、自由
- 有一篇論文的標題是〈陷於崩潰和災難中的日耳曼〉,其中包括四個部份,分別是(甲)宗教夙怨和政治衝突;(乙)基督教世界瓦解了;(丙)普魯士統一困難重重;(丁)法國稱霸歐陸。請問這篇文章應是研究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