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 填充題 (請填寫於答案卷) 國際賽型題:● 注意:國際賽型題為不等距給分,每題四項,全錯者得 0 分,答對一、二、三、四項分別得 0.4 分。 報導: 2020 年 1 月,耶魯大學與哈佛醫學院的科學家共同發表神經系統是抵抗腸道感染的關鍵。腸道菌能與免疫系統和平共存,是依賴免疫細胞與腸壁某些細胞間高度協調的資訊交換。科學家原以為這兩種細胞在釋放抵禦感染的抗菌分子上也極為重要,但卻發現對入侵細菌釋放抗感染因子的是腸道內的神經細胞,而不是免疫細胞或腸壁細胞。這發現為引起人體食物中毒及其他細菌感染的神經反應提供新看法。我們以前認為免疫細胞和腸壁細胞可通過調控抗微生物蛋白進行交流,進而防禦入侵的細菌。但實際上是神經系統告訴細胞該怎麼做。在對抗腸道病原體時,介白素 18 (interleukin-18, IL-18) 的作用極為重要,介白素是一些細胞所分泌的因子,早期發現時認為它們是在白血球之間做信號傳遞之用,如 IL-18 是巨噬細胞分泌,作用在 Th1 細胞上,使Th1 細胞分泌 γ 干擾素 (IFNγ),或作用在自然殺手細胞使其活性增加。但是當科學家從免疫細胞和腸壁細胞中刪除 IL-18 時,小鼠仍然能抵禦沙門氏菌的腸道感染,排除了它們作為負責免疫反應物質的可能。但是若刪除由神經細胞產生的 IL-18,小鼠就更容易受到感染,顯示它在抵抗感染時的關鍵作用。因為神經系統能長距離通訊,神經細胞在防禦病原體時的作用值得繼續探討。 1. 判斷以下四個敘述是否正確,在下表的對應欄位中填入 T(代表正確)或 F (代表錯誤)
(A) 白血球都能產生 IL-18,作用在其他白血球上
(B) 不論免疫細胞或腸壁細胞都需要靠類型識別受體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 來辨認病毒、細菌、菌物與寄生蟲構造上的重要分子
(C) IL-18 促使 Th1 細胞分泌 IFNγ,並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與抑制癌細胞生長有關;與過敏、自體免疫、神經失調等發炎反應無關
(D) 腸道是消化器官也是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與免疫機能密切相關,腸道菌能接收並解讀來自身體其他器官的訊息並做出反應;腸道內更有複雜的神經系統,能透過腦腸軸線 (gut-brain axis) 與腦聯絡,許多神經深入腸道內層,匯集訊息傳給中樞神經,並與腸躁症、憂鬱症、焦慮症、自閉症、慢性疲勞等身心疾病都和腦腸軸線相關。本研究更指出神經細胞產生的 IL-18 能抵抗感染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