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試比較分析泡沫、撒水、水霧、細水霧(Water Mist)等水系統滅火設備,設於長公路隧道用以防護各種車輛及其組合型態火災之適合性及應注意事項。(30 分)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83348
統計:A(128),B(78),C(1584),D(315),E(0)
內容推薦
- 目前配電變壓器線圈通常用平角線之範圍為:(A)厚 1~5 公厘,寬 4~14 公厘(B)厚 3~7 公厘,寬 6~18 公厘(C)厚 5~10 公厘,寬 10~20 公厘(D)厚 8~12
- 二、回答下列問題:(20 分)⑴馬斯金更(Muskingum)法是河道洪水演算的一種方法,試推導並說明其原理及特性。
- 平角銅線由圓銅線徑抽壓加工後,在包紙前務須施行(A)烘乾(B)退火處理(C)拉直(D)塗漆。
- 一般油浸配電級變壓器,高壓分接頭出口線,絕緣長度約與線圈(A)相同(B)大於線圈 30mm(C)大於線圈 100mm/m(D)大於線圈 200m/m。
- 三相變壓器其二次側欲接成三相 380V 及單相 220V 時,其引出線至少應有(A)3 條(B)4 條(C)5 條(D)6 條。
- 下列何者不是電機外殼接地之目的?(A)保護人的安全(B)省電(C)易於通電檢修(D)易於加工處理。
- ⑵詳述台灣地下水之水文特性。
- 電信工程施工時,工程車應如何停放(A)巔峰時間,不可停放於幹道上(B)可並排停車(C)可逆向停車(D)橫放於工作地點前,作為安全措施之一。
- 桿上變壓器一次側設有分接頭,其目的是(A)預備故障時,可改用其他分接頭(B)調整功率因數(C)調整電壓(D)調整電流。
- 線圈間隔片不在一直線上,將會影響(A)電場強度(B)絕緣強度(C)機械強度(D)散熱效果。
內容推薦
- 中國國家標準(CNS)規定變壓器繞組以(A)銅(B)鋁(C)銅或鋁(D)鐵或鋁 導電材料繞成。
- 線圈邊緣墊環之主要功用為(A)增加線圈高度(B)可減少圈數(C)加強美觀(D)增強機械強度。
- 鋁之導電率約為銅之(A)30%(B)60%(C)70%(D)80%。
- 繞製變壓器時線圈之高度,若較圖面所示之數值為長時,則(A)銅損增加(B)鐵損增加(C)鐵損減少(D)阻抗電壓減小。
- 若以每 60°分設一油道,則其油道應有(A)4 道(B)6 道(C)8 道(D)10 道。
- 一次與二次線圈捲繞方向不同時,對何者有關﹖(A)銅損(B)鐵損(C)極性(D)激磁。
- 變壓器二次繞組之導線面積增加時,其激磁電流(A)升高(B)降低(C)不變(D)不穩定。
- 使用 A 類絕緣材料的油浸式變壓器,其線圈的最高容許溫升(A)40℃(B)65℃(C)50℃(D)55℃。
- 由圓銅線壓製而成之平角銅線應經退火處理,其目的是(A)使硬化(B)使軟化(C)提高導電率(D)提高機械強度。
- 下列何者是不發生於線圈的損失(A)導體渦流損(B)漂游損(C)磁滯損(D)直流電阻損。
- 標準銅線的導電率約為(A)60%(B)80%(C)100%(D)120%。
- 一般桿上變壓器所用的絕緣材料為(A)A 類(B)B 類(C)E 類(D)H 類。
- 24kV 級以下線圈製作完成後,入外殼組裝前必須事前乾燥致使其線圈對地絕緣電阻達(A)1000MΩ(B)2000MΩ(C)3000MΩ(D)4000MΩ 以上。
- 導體包紮用絕緣紙,厚度約為(A)0.8 ㎜(B)0.5 ㎜(C)0.25 ㎜(D)0.08 ㎜。
- 若分接頭引出線位置錯誤時,將導致(A)銅損增加(B)阻抗升高(C)溫升不良(D)匝比錯誤。
- 銅線焊接,其表面毛頭應予磨平,其主要原因是毛頭會(A)刺人(B)影響電流通過(C)使磁通不均勻(D)破壞絕緣。
- 線圈完成後之外徑較設計值大,高度較設計值低時,變壓器之阻抗電壓將(A)變大(B)變小(C)不變(D)負載大時變大,負載小時變小。
- 線圈中之導體其轉位均衡之目的(A)增加結構強度(B)導體分佈整齊(C)降低雜散損失(D)電壓值平衡。
- 若變壓器一次側為 2000 匝,施加 10,000V 電壓,欲求二次側感應出 220V 電壓,則二次側應為(A)88 匝(B)44匝(C)22 匝(D)11 匝。
- 線圈層間若有絕緣不足時,則(A)感應電壓試驗(B)交流耐壓試驗(C)極性試驗(D)溫升試驗 會不合格。
- 線圈引出線過短,易造成(A)絕緣不良(B)電阻增加(C)電流增加(D)接續困難。
- 線圈之最熱點較難冷卻處為(A)線圈中層部(B)愈靠近鐵心處(C)線圈外圍部(D)線圈上下端面。
- 片狀導體線圈比條狀導體線圈之(A)導電率高(B)短路機械強度高(C)損失率高(D)損失率低。
- 以皺紋紙包紮時,應將其長度拉長(A)120%(B)130%(C)150%(D)180% 最為恰當。
- ⑵已知 x=0.2,K=2 day,∆ t=1 day,入流歷線如下表,試以馬斯金更法求出出流歷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