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孟子曰:「不仁者,可與言哉?安其危而利其①菑,樂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與言,則何亡國敗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②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聽之!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③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 孟子 離婁 )  ①菑:災禍 ②纓:繫帽的帶子 ③太甲:書經篇名
35. 文中「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這句話的涵義主要說明什麼道理?
(A)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B) 盡人事,聽天命
(C) 多行不義必自斃
(D)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