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 ( )如附圖,兩個去皮且挖洞的馬鈴薯,未煮過的放在甲組,有煮過的放在乙組,都在洞中盛裝20%蔗糖溶液,並分別置於裝有蒸餾水的容器中。經一段時間後,只在乙組的蒸餾水內明顯測到蔗糖。此兩組有差異的最可能原因是乙組馬鈴薯細胞的下列哪一構造失去功能所造成?
(A)細胞核
(B)細胞膜
(C)粒線體
(D)葉綠體。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 )小智想要研究動物細胞產生能量的方式。他應該從細胞中取出下列哪一種構造進行研究? (A)液胞 (B)細胞膜 (C)細胞核 (D)粒線體。
- ( )不同組織中的細胞形狀不同,功能也不同。在人體中,下列箭頭所指的細胞何者最可能具有快速傳遞訊息的功能?(A) (B) (C) (D)
- ( )下列哪一個生物構造的組成層次最低? (A)淋巴結 (B)白血球 (C)肋骨 (D)血管。
- ( )小明用複式顯微鏡觀察保衛細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具有細胞壁及葉綠體 (B)不具有細胞壁及葉綠體 (C)具有細胞壁,但不具有葉綠體 (D)具有葉綠體,但不具有細胞壁。
- ( )小美用複式顯微鏡觀察口腔的皮膜細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具有細胞壁及葉綠體 (B)不具有細胞壁及葉綠體 (C)具有細胞壁,但不具有葉綠體 (D)具有葉綠體,但不具有細胞壁。
- ( )小琪用複式顯微鏡觀察鴨跖草表皮細胞,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具有細胞壁及葉綠體 (B)不具有細胞壁及葉綠體 (C)具有細胞壁,但不具有葉綠體 (D)具有葉綠體,但不具有細胞壁。
- ( )細胞核具有下列何種功能? (A)含有葉綠體可進行光合作用 (B)含遺傳物質是細胞的生命中樞 (C)具有支持作用可防止細胞變形 (D)為氧化物質產生能量的主要場所。
- ( )小安用10X的物鏡觀看某植物的孢子,在顯微鏡的視野中看到這顆孢子的一部分如圖所示,如果他要看到完整的孢子,應選用下列哪一個物鏡最能達到此目的? (A) (B) (C) (D)
- ( )觀察動、植物細胞時,下列何者為滴加亞甲藍液的作用? (A)使細胞維持原狀 (B)增加細胞的透光率 (C)會與細胞中的澱粉作用 (D)使細胞中的構造顏色深淺不同。
- ( )生活在水中的腎形蟲、眼蟲等單細胞生物,藉由下列何種方式與外界進行物質的交換? (A)循環作用 (B)分泌作用 (C)擴散作用 (D)蒸散作用。
內容推薦
- ( )若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蟬的翅膀,使用物鏡甲時,視野中所看到的畫面如附圖1;而改用物鏡乙時,視野中所看到的畫面如附圖2。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物鏡甲比物鏡乙短 (B)物鏡甲可觀察到
- ( )小敏用複式顯微鏡作觀察,用4倍物鏡看見的影像如下圖所示。若換成40倍物鏡觀察,則最可能會看到下列哪一個影像? (A) (B) (C) (D)
- ( )地球大氣組成的演變過程中主要包括三個階段:(甲)以氮、氧為主,(乙)以氫、氦、甲烷、氨為主,(丙)以水氣、二氧化碳、氮為主。下列關於其演變的順序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乙→丙
- ( )下列有關物質進出細胞的敘述,何者正確? (A)葡萄糖可自由進出細胞 (B)水可藉擴散作用進出細胞 (C)氧氣經分解後才可進入細胞 (D)二氧化碳要藉細胞膜上特殊的蛋白質才能進出細胞膜。
- ( )小靜用微鏡觀察以亞甲藍液染色後的口腔皮膜細胞,下列關於此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 (A)需使用複式顯微鏡進行觀察 (B)被染色的部位主要為細胞膜 (C)其構造與植物表皮細胞相同 (D)可觀察
- ( )用複式顯微鏡在100倍的放大倍率下觀察某種原生生物,看到整個視野被此種生物的單一個體完全占滿。若想進一步觀察此生物的游動路徑,則應使用下列哪一種目鏡及物鏡的組合? (A)目鏡10X、物鏡
- ( )某臺複式顯微鏡的目鏡放大倍率有10X、15X兩種;物鏡放大倍率有4X、10X和40X三種。小鈞利用此複式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下列何種組合可使他在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 (A)目鏡
- ( )小偉使用複式顯微鏡觀察已染色的人體血液玻片標本,視野下清晰地看到許多紅血球,卻看不到白血球,如圖(三十)所示。已知白血球比紅血球大,小偉需再利用下列哪一步驟,才最可能觀察到白血球? (A
- 地球上北半球的人(以北緯 45 度為準)和南半球的人(以南緯 45 度為準),這兩處的人仰望天空,會發現哪一個天體有明顯的不同?(A)月亮 (B)木星 (C)北極星 (D)太陽
- 有關太陽系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目前的分類只有八大行星,而不是九大行星 (B)太陽系範圍的大小和銀河系範圍的大小相差不多(C)木星非常亮,所以也是恆星(D)距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
- 地球上會有晝夜的主因是?(A)地球有南北半球之分 (B)地球會自轉 (C)地球會公轉 (D)地球自轉軸傾斜 5 度
- 地球上會有四季變化的主因是?(A)地球靠近太陽變熱,遠離太陽變冷 (B)地球會自轉 (C)地球會公轉,造成大氣對流而有冷暖變化 (D)地球會公轉,且地球自轉軸傾斜 5 度
- 下列哪一地在春分時太陽仰角最小?(A)臺灣嘉義(北緯 5 度) (B)赤道 (C)日本北海道(北緯43 度) (D)澳洲雪梨(南緯 34 度)
- 有關潮汐現象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海水有滿、乾潮及漲、退潮等現象,最主要的因素和月球有關 (B)到達海邊恰逢滿潮,若要等到乾潮,應等待約 12 小時左右(C)要知道漲退潮時間,應依據國曆日
- 如附圖,下列有關月食的敘述,何者錯誤? (A)月球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區內,形成月全食 (B)並不是每月十五(望)都會發生月食 (C)月食發生時,前後約需 2~3 天 (D)月全食發生時,地球上約有
- 如附圖所示,將 100 gw 的懸吊砝碼,掛在均勻木尺上,木尺重為 60 gw,欲使木尺維持水平平衡,彈簧秤的讀數為多少公克重? (A)60 (B)75 (C)100 (D)160
- 如附圖所示,有關輪軸的敘述,何者正確? (A)施力 F>物重 W (B)施力 F<物重 W (C)若輪轉一圈,則軸轉動約 3 圈(D)可以達到省時的目的
- 如附圖所示,搬運工人使用長 3 公尺、高 1 公尺的光滑木板,將 60 kgw 的物體推至貨車上,須施力多少公斤重? (A)20 (B)40 (C)60 (D)180
- 如附圖所示,小傑以甲、乙、丙、丁四種方式,將相同重量的物體等速移至離地 h 公尺的高處,假設不考慮摩擦力與空氣阻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的方式須對物體作的功最大 (B)乙的方式對物體作
- 如附圖所示,以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提起重物,假設不考慮滑輪重和摩擦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動滑輪半徑愈大越省力 (B)繞在輪上的繩愈長越省力 (C)定滑輪半徑愈大越省力
- 下列敘述,何者與靜電現象無關?(A)脫毛衣時,聽見劈啪聲 (B)上下車開車門時,發生觸電的感覺(C)潮溼的手拔插頭,發生觸電的感覺 (D)切割後的保麗龍屑易吸附於刀片上
- 附圖為感應起電的各個步驟,其正確排列順序應為何?(圖內+、-分別表示帶正電、帶負電) (A)甲乙丙丁戊 (B) 甲丁戊丙乙 (C)甲戊丁丙乙(D)甲丙戊丁乙
- 有四個帶電的小油滴,分別測量油滴所帶的電量,下列何者不合理?(已知 1e≒-6×10-19庫侖) (A)+4×10-19庫侖 (B)-0×10-19庫侖(C)-0×10-19
- 有關導體與絕緣體的敘述,何者正確? (A)絕緣體可用靜電感應方式帶電 (B)絕緣體不易讓電子在原子間自由移動,電阻很大 (C)導體通常適合用摩擦起電方式來帶電 (D)導體電阻小,能讓質子在原子
- 下列各圖,伏特計的使用法何者正確?(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