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夫民之愚夙矣,移之以使作善者君也,則君固不得辭其咎矣。而匡維世教以救君之失,存人理於天下者,非士大夫之責乎?從君於昏以虐民者,勿論已;翹然自好者,以詆訐為直,以歌謠諷刺為文章之樂事,言出而遞相流傳,蠱斯民之忿懟以詛呪其君父,於是乎乖戾之氣充塞乎兩間,以干天和而獎逆叛,曾不知莠言自口而彞倫攸斁,橫尸流血百年而不息,固其所必然乎!古之君子,遇無道之君,去國出奔,不說人以無罪,故三代立國千年,而無屠割赤地之慘。作善之祥,豈徒在一人哉!」(王夫之,《讀通鑑論》,〈僖宗〉)有關本文的意旨,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針砭國君過錯不只是君子的工作,人民也有責任
(B)臣子若以譏刺國君缺失為能事,將影響國家安全
(C)人倫之所以能夠長久維繫,端賴於人臣奮勇勸諫
(D)三代時期無昏君暴虐人民,因為國君一人勤作善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74034
統計:A(199),B(242),C(137),D(2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