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13為題組閱讀下列短文,回答12-13題。普渡大學校長郝德說:「科學的無限疆界,展開在人類面前。」每個知識的先驅者所面對的,由外人看來,好像是山窮水盡的泥穴,其實在他自己看來,卻是花繁葉滿的桃源,因而流連忘返,因而樂此不疲,都是理有固然的。因為工作本身的興趣,有時使一個人至於瘋狂。賓大有位教授魏剛,是自動機械專家,因讀書入了迷,工作時間的拼命努力自不待言,即是吃飯睡覺也常常失去正軌,腦筋依然在想,不得休息。最後他實在太疲倦,想出一個特別的辦法,以休養腦筋,即鋸木頭。他家裡一大堆木材,每天他要把大塊鋸成小塊,把小塊鋸成更小,以資休息。偶然看來,很像瘋人院撕紙的瘋子,知識的追求的本身,竟有如是魔力。當然在這種境界中的人,是無法再生名利觀念的。愛因斯坦剛到普林斯敦時,主事人問他一年要多少薪俸,他說五千差不多了。一年五千元是物理系剛畢業的學生的水準,主事人說:「給你年俸五千,給別人就不好給了,請為我們著想一下,還是勉強訂年俸一萬五千元吧。」其實,愛因斯坦常忘了兌取支票,正如釣魚者釣上魚來,又拋入水中一樣。他們從來就未考慮到這些瑣事。 (陳之藩〈釣勝於魚〉)12. 依據上文,推斷下列關於魏剛與愛因斯坦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兩人獨特的行為皆因獻身科學,故樂此不疲
(B)魏剛能儉樸度日,愛因斯坦以退為進求得高薪
(C)魏剛以鋸木當作休閒,愛因斯坦以釣魚當作休閒
(D)魏剛的生活山窮水盡,愛因斯坦的生活則花繁葉滿。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40298
統計:A(126),B(6),C(1),D(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