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清末內憂外患頻仍,政府為因應變局,乃進行多次改革。其中廢除八股文、興辦新式學堂、編練新軍、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等措施,其實施的背景是:
(A)鴉片戰爭後,朝野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開辦新式學堂,改革教育
(B)英法聯軍之役後,駐華使節對總理衙門未能平等相待感到不滿,要求改善
(C)臺灣建省後,劉銘傳在臺推行新式教育,成效良好,清廷乃將之擴及全國
(D)庚子事變後,慈禧為洗刷反對變法之惡名,且欲對外人示好,故採行新政
(A)鴉片戰爭後,朝野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開辦新式學堂,改革教育
(B)英法聯軍之役後,駐華使節對總理衙門未能平等相待感到不滿,要求改善
(C)臺灣建省後,劉銘傳在臺推行新式教育,成效良好,清廷乃將之擴及全國
(D)庚子事變後,慈禧為洗刷反對變法之惡名,且欲對外人示好,故採行新政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47222
統計:A(9),B(1),C(1),D(61),E(0)
內容推薦
- 長江三角洲自中唐以後農業發達,一向是糧食輸出區;但明末以來,卻需仰賴外地輸入糧食。這種現象與下列何者最有關?(A)改種經濟作物,造成糧作不足 (B)戰亂頻仍,農業生產遭到破壞(C)水利失修,造成糧食
- 有一個文學派別,不再強調感情與辭藻,而著眼於描繪具體的事實,並將科學的原理應用在社會現實的分析上。這個文學派別應為何?(A)十八世紀後期的古典主義 (B)十九世紀前期的浪漫主義(C)十九世紀後期的寫
- 讚賞唐代王維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語道盡這位詩人「詩畫合一」之獨到意境的人是誰?(A) 蘇軾(B) 董其昌(C) 謝赫(D) 荊浩
- 有位學者感嘆:竟然有儒者固守舊說,不了解社會變化,仍將工商業看成末流,並有壓抑工商業的主張。他認為工業原本就受到古代聖王肯定,商業又能幫助生產者流通物品,二者都是根本。他這種思想反映何種時代背景
- 右表顯示甲、乙、丙三國1950年與1980年的國民平均生產毛額(以1985年的美元為計價標準)。根據本表判斷,甲、乙、丙三國最有可能分別是:(A)甲:英國;乙:法國;丙:西德(B)甲:臺灣;乙:蘇聯;
- 資料一:法律規定,夫妻口角後,妻上吊自殺,丈夫不受處分。如果是夫因此上吊自殺,妻要被判處「絞刑」。資料二:一對夫妻爭吵互毆,丈夫氣不過上吊自殺。地方官原來判處妻子「絞刑」,但後來皇帝指示:「婦之於夫,
- 有一國家的統治者實施開明專制,積極支持地主階級,使他們成為國家的中堅;選拔優秀人才進入政府服務,形成有效率的文官集團。國家又建立強大的軍隊,逐漸發展成為強權。這個國家應是:(A)彼得大帝時的俄羅斯(B
- 右圖是一幅根據國際貿易比重為指標所繪製的變形東亞地圖。這幅圖反映的應為哪一段時間的情況?(A)1950年代初期(B)1960年代中期(C)1980年代初期(D)1990年代後期
- 人類為了適應環境,往往因地制宜,發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物質文化。以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現為例,下列哪一敘述可以說明上述觀察?(A)南方居室多「干欄式」建築,北方多「半穴居式」建築(B)南方農具多鍛造製
- 歷史上某一時代農民的處境為:必須負擔力役和實物租稅,不能任意遷徙或從事其他行業。耕種時由地主提供農具、種子、牲畜,農民無法自行決定作物種類,也不得任意在地主的池塘中捕魚、森林中打獵。這是何時何地的情況
內容推薦
- 一位臺灣士紳為慶祝戰爭結束,寫了一副對聯:「四百餘里鯤鯓已去復返;五十一年婢僕垂死重生。」這位士紳要慶祝的是哪一事件?(A)臺灣民主國成立之際,慶祝臺灣脫離清朝統治(B)日俄戰爭中,日本戰勝了俄國,成
- 下列何者為「藝術批評之父」?(A)溫克爾曼( Winckelmann)(B)波特萊爾( Baudelaire)(C)狄德羅( Diderot)(D)盧梭( J. Rousseau)
- 一份西方的航海日記記載來臺貿易的情景,指出:海岸多沙丘,叢林散布。如能取得木材,適於在港口南側築城,以便控制船舶出入。據漢人言,每年有日船二、三艘來此,向土人購買鹿皮。也有中國船隻載來綢緞織物,與日人
- 元代柯九思極為強調將書法上慣用的筆法運用到繪畫上,在墨竹畫的表現中,他曾謂「寫幹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法,或用魯公撇筆法。」請問他用來寫葉的是哪兩種書法?(A) 隸書,草書(B) 隸書,楷書(
- 下列何種行為,會減少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A)列印所有的文件(B)電腦用過三五年落伍後就更新整組電腦(C)用過的紙張不再循環使用即棄置於一般垃圾中(D)電腦更新時,儘量留用可重複使用的配件(如鍵盤、滑
- 丹托( Arthur Danto )在其著作《藝術終結之後》以安迪沃霍( Andy Warhol )的作品《布里洛盒子》( Brillo Box)為例展開了一連串討論,以下何者非丹托的觀點?(A)區別
- 下列有關資產負債表之敘述,合者為真?(A)係表達特定時點公司之營業結果(B)係表達某段會計期間公司之營業結果(C)係表達特定時點估僧之財務狀況(D)係表達某段會計期間公司之財務狀況
- 南齊謝赫在其<古畫品錄>中標舉「六法」為品評繪畫標準,影響深遠。他當時所品評的畫作為哪一類?(A) 山水畫(B) 花鳥畫(C) 人物畫(D) 風俗畫
- 下列四件「大衛像」的創作年代先後順序為何?(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乙丙甲丁(D)乙甲丙丁 。
- 龍門石窟始於北魏,到唐代發展至高峰。其中著名的奉先寺洞造像,是由何位皇帝所開鑿?(A)李隆基(B)武則天(C)李适(D)李世民
- 一位作家說:「這裡的臺灣人都是具有雙重身分,一邊放著中國政府給的居住證明,一邊放著日本發的配給票。」這應是何時何地的情況?(A)1905年的臺北 (B)1940年的北京 (C)1965年的東京
- 歐洲曾有一位富有的公爵因反抗壓迫,遭政府處死,激發當地人民起來反對統治者。後來一位文學家以此故事為主題,寫了一個劇本,音樂家也將之譜成歌劇公演,贏得觀眾熱烈迴響,視這位公爵為民族英雄。這種劇本與歌劇創
- 一份條約指出:「朝鮮國為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兩國文書往來,日本用其國文,自今起十年間,別具漢譯文一本,朝鮮用其本國文字。」又說朝鮮應開口岸,讓日本商人貿易,「日本國人民在朝鮮國指定各口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殖民地尋求獨立時,往往遭「殖民母國」阻撓。下列何國獨立時,曾與原殖民國發生過激烈的武裝衝突?(A)印度 (B)越南 (C)埃及 (D)南非
- 1555年,一位西方領袖下令:除非另有許可,僧侶必須立刻返回修道院,所有隨意遊蕩的僧侶都將遭逮捕;修道院不得再向不在職的官員提供獻金,教會所有部門必須減少開支;任命聖職時,如涉及買賣嫌疑,一律禁止。我
- 某地舉辦地方議會議員選舉,當時該地人口185,594人,經登記而有選舉權者僅有7,195人。選舉時,投票率高達九成以上,順利完成。請問這場選舉於何時何地舉行?(A)1895年的倫敦 (B)1915年
- 台北故宮所藏著名的瓷器文物,一般都歸之於何窯系?(A)定窯(B)越窯(C)龍泉窯(D)汝窯
- 1880年代,一位臺灣官員向政府指陳:為達「方便商務,振興經濟,貫穿南北,裨於海防,輸送兵員,防止變亂」之目的,希望能進行此一重大建設。請問:此重大建設所指為何?(A)興建貫穿南北的公路系統(B)廣建
- 近代以來華南虎瀕臨滅絕,但學者研究指出:長江以南地區,宋代以後虎患漸趨頻繁,至明清尤盛,且較集中發生在閩、贛、粵等省交界處的山區。明清時期,上述地區虎患盛行的可能原因是:(A)氣候變遷導致老虎出山覓食
- 清代主流學術原為考據學,中期以後轉變為講求權宜救亂的經世致用之學。此轉變之主因為何?(A)反清復明思想復熾,學者轉趨宋明理學以替代考據學(B)內亂始作,外患亦接踵而至,春秋經世思想隨之代興(C)西方學
- 學者指出:某朝代的士人強調天命,主張「敬天法古」,要以儒家思想改造現實秩序。最後,竟導致這個朝代的結束,此事為中國歷史上所僅見。這個朝代是指:(A)西漢 (B)西晉(C)北宋 (D)明代
- 一位學者介紹某地豐富的文化資產時,將該地從古以來的宗教信仰比喻成一座房屋。他說:最下層居住的是法老,上一層是亞伯拉罕,再上面一層是基督,最上面一層則是阿拉。這是何地的情況?(A)開羅 (B)麥加
- 有歷史學家認為,能夠綜合國王制、貴族制和民主制的優良因素的政體才是最好的政體,因為同時具有類似王權的執行權,貴族的諮詢權和人民的同意權,最能確保政權的穩定。最能符合這種構想的是:(A)西元前六世紀的波
- 臺灣曾經有幾座戰俘營,監禁一些英國、澳洲及荷蘭的軍官與士兵。許多士兵被迫在礦場勞動,在山中伐木。這些戰俘的來源應當是:(A)1860年英法聯軍之役中被俘虜的官兵(B)1917年日本與德國開戰時虜獲的官
- 下列何種藥物誘發微粒體P450 酵素的合成而加速其他藥物的代謝速率?(A)Methyldopa(B)Nitroglycerin(C)Phenobarbital(D)Aspir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