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歷史上某一時代農民的處境為:必須負擔力役和實物租稅,不能任意遷徙或從事其他行業。耕種時由地主提供農具、種子、牲畜,農民無法自行決定作物種類,也不得任意在地主的池塘中捕魚、森林中打獵。這是何時何地的情況?
(A)二世紀初的雅典
(B)十一世紀的法國
(C)十六世紀的華北
(D)十八世紀的臺灣
(A)二世紀初的雅典
(B)十一世紀的法國
(C)十六世紀的華北
(D)十八世紀的臺灣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7027
統計:A(4),B(57),C(7),D(6),E(0)
內容推薦
- 官員質問某人:「這些是你的書嗎?你會撤銷你的主張嗎?」這人堅持:「我只接受《聖經》的權威和自己良心的約束;我不能撤回我寫的任何東西,因為我的良心是跟隨著《聖經》的,而昧著良心做事既不穩妥,也不正確。」
- 某一時期,一群青年在全臺各地舉辦講習會,推廣法律、衛生等觀念,也用戲劇、電影、音樂會等方式傳播新知。這是下列哪個時期的活動?(A)1900年代日本慶祝在臺始政,組織青年服務隊,以推廣新知,改善陋習(B
- 有一時期,政府曾查禁多種書刊,包括《今日之中國》、《亞細亞月刊》、《救國時報》等,理由不一,如:「詆毀本黨及政府」、「言論反動」、「宣傳漢字拉丁化」、「宣傳無政府主義」、「宣傳階級鬥爭」等。這種情形最
- 某人宣示:你們要遵守我的誡命,不可與你們要去的那地方的居民妥協。相反的,你們要摧毀他們的祭壇,砍倒他們的神柱和神像。這段敘述應來自下列何者?(A)摩西率人出埃及時的聲明 (B)周公東征時對軍隊的誓詞
- 一位生長於魚米之鄉的湖湘子弟,在家書中提到軍旅生活說:駐地「風沙漫天,冰雪載地,石田千里」,因此軍隊必須修築道路,以運載軍需,並在沿途栽植楊柳,以防風沙。這種情況與下列哪一事件有關?(A)成吉思汗西征
- 報紙報導某次大選是:「一場富有歷史意義的選舉,投票所外排隊的人潮長達一哩。1600萬黑人與950萬白人、亞裔人和其他有色人種,都出來行使公民權。」認為:「在這塊長期遭受種族迫害的土地上,這場選舉象徵民
-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曾於1624到1662年間占領臺灣,建立殖民政權。1662年,鄭成功才驅逐荷蘭人,建立明鄭政權。這兩個政權經營臺灣時,有何相似之處?(A)為解決糧食不足的問題,均將土地收歸公有(B)
- 某博物館收藏一塊石版浮雕,如右圖。從浮雕的內容判斷,這塊石雕最可能的來源是:(A)十六世紀初期探險家在安地斯山發現(B)十八世紀末葉軍隊遠征埃及掠奪所得(C)十九世紀中期科學家從克里特島挖出(D)二十
- 中國有一宗教,淵源於古代巫祝的傳統與方術中追求長生的思想;因天災疾疫流行,社會動亂頻仍,信徒日眾;後來受到其他宗教的影響,也編纂經典、強化教義及組織,影響漸廣。這是指哪一宗教?(A)道教 (B)佛教
- 漢初一位學者稱許某學派「序君臣上下」的論點,認為有助於政治秩序的建立,但也批評這個學派「內容廣博,卻不易掌握其要點;學習者雖花力氣,獲得的成效卻很少。」這個學派最可能是指:(A)儒家 (B)道家
內容推薦
- 右圖是一幅根據國際貿易比重為指標所繪製的變形東亞地圖。這幅圖反映的應為哪一段時間的情況?(A)1950年代初期(B)1960年代中期(C)1980年代初期(D)1990年代後期
- 有一國家的統治者實施開明專制,積極支持地主階級,使他們成為國家的中堅;選拔優秀人才進入政府服務,形成有效率的文官集團。國家又建立強大的軍隊,逐漸發展成為強權。這個國家應是:(A)彼得大帝時的俄羅斯(B
- 資料一:法律規定,夫妻口角後,妻上吊自殺,丈夫不受處分。如果是夫因此上吊自殺,妻要被判處「絞刑」。資料二:一對夫妻爭吵互毆,丈夫氣不過上吊自殺。地方官原來判處妻子「絞刑」,但後來皇帝指示:「婦之於夫,
- 右表顯示甲、乙、丙三國1950年與1980年的國民平均生產毛額(以1985年的美元為計價標準)。根據本表判斷,甲、乙、丙三國最有可能分別是:(A)甲:英國;乙:法國;丙:西德(B)甲:臺灣;乙:蘇聯;
- 有位學者感嘆:竟然有儒者固守舊說,不了解社會變化,仍將工商業看成末流,並有壓抑工商業的主張。他認為工業原本就受到古代聖王肯定,商業又能幫助生產者流通物品,二者都是根本。他這種思想反映何種時代背景
- 讚賞唐代王維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語道盡這位詩人「詩畫合一」之獨到意境的人是誰?(A) 蘇軾(B) 董其昌(C) 謝赫(D) 荊浩
- 有一個文學派別,不再強調感情與辭藻,而著眼於描繪具體的事實,並將科學的原理應用在社會現實的分析上。這個文學派別應為何?(A)十八世紀後期的古典主義 (B)十九世紀前期的浪漫主義(C)十九世紀後期的寫
- 長江三角洲自中唐以後農業發達,一向是糧食輸出區;但明末以來,卻需仰賴外地輸入糧食。這種現象與下列何者最有關?(A)改種經濟作物,造成糧作不足 (B)戰亂頻仍,農業生產遭到破壞(C)水利失修,造成糧食
- 下列何者為《抽象與移情》一書之作者?(A)李格爾( Riegel)(B)謝林( Schelling)(C)沃林格( Worringer)(D)歌德( Goethe )
- 清末內憂外患頻仍,政府為因應變局,乃進行多次改革。其中廢除八股文、興辦新式學堂、編練新軍、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等措施,其實施的背景是:(A)鴉片戰爭後,朝野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開辦新式學堂,改革教
- 在中提出"運墨而五色具"之說,強調中國繪畫中的「墨色」表現者為何人?(A)張彥遠(B)顧愷之(C)韓拙(D)郭若虛
- 一位臺灣士紳為慶祝戰爭結束,寫了一副對聯:「四百餘里鯤鯓已去復返;五十一年婢僕垂死重生。」這位士紳要慶祝的是哪一事件?(A)臺灣民主國成立之際,慶祝臺灣脫離清朝統治(B)日俄戰爭中,日本戰勝了俄國,成
- 下列何者為「藝術批評之父」?(A)溫克爾曼( Winckelmann)(B)波特萊爾( Baudelaire)(C)狄德羅( Diderot)(D)盧梭( J. Rousseau)
- 一份西方的航海日記記載來臺貿易的情景,指出:海岸多沙丘,叢林散布。如能取得木材,適於在港口南側築城,以便控制船舶出入。據漢人言,每年有日船二、三艘來此,向土人購買鹿皮。也有中國船隻載來綢緞織物,與日人
- 元代柯九思極為強調將書法上慣用的筆法運用到繪畫上,在墨竹畫的表現中,他曾謂「寫幹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法,或用魯公撇筆法。」請問他用來寫葉的是哪兩種書法?(A) 隸書,草書(B) 隸書,楷書(
- 下列何種行為,會減少對環境所造成的污染?(A)列印所有的文件(B)電腦用過三五年落伍後就更新整組電腦(C)用過的紙張不再循環使用即棄置於一般垃圾中(D)電腦更新時,儘量留用可重複使用的配件(如鍵盤、滑
- 丹托( Arthur Danto )在其著作《藝術終結之後》以安迪沃霍( Andy Warhol )的作品《布里洛盒子》( Brillo Box)為例展開了一連串討論,以下何者非丹托的觀點?(A)區別
- 下列有關資產負債表之敘述,合者為真?(A)係表達特定時點公司之營業結果(B)係表達某段會計期間公司之營業結果(C)係表達特定時點估僧之財務狀況(D)係表達某段會計期間公司之財務狀況
- 南齊謝赫在其<古畫品錄>中標舉「六法」為品評繪畫標準,影響深遠。他當時所品評的畫作為哪一類?(A) 山水畫(B) 花鳥畫(C) 人物畫(D) 風俗畫
- 下列四件「大衛像」的創作年代先後順序為何?(A)甲乙丙丁(B)甲丙乙丁(C)乙丙甲丁(D)乙甲丙丁 。
- 龍門石窟始於北魏,到唐代發展至高峰。其中著名的奉先寺洞造像,是由何位皇帝所開鑿?(A)李隆基(B)武則天(C)李适(D)李世民
- 一位作家說:「這裡的臺灣人都是具有雙重身分,一邊放著中國政府給的居住證明,一邊放著日本發的配給票。」這應是何時何地的情況?(A)1905年的臺北 (B)1940年的北京 (C)1965年的東京
- 歐洲曾有一位富有的公爵因反抗壓迫,遭政府處死,激發當地人民起來反對統治者。後來一位文學家以此故事為主題,寫了一個劇本,音樂家也將之譜成歌劇公演,贏得觀眾熱烈迴響,視這位公爵為民族英雄。這種劇本與歌劇創
- 一份條約指出:「朝鮮國為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國平等之權。……兩國文書往來,日本用其國文,自今起十年間,別具漢譯文一本,朝鮮用其本國文字。」又說朝鮮應開口岸,讓日本商人貿易,「日本國人民在朝鮮國指定各口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殖民地尋求獨立時,往往遭「殖民母國」阻撓。下列何國獨立時,曾與原殖民國發生過激烈的武裝衝突?(A)印度 (B)越南 (C)埃及 (D)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