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櫟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採。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牙者次;葉卷上,葉舒次。陰山坡谷者,不堪採掇,性凝滯,結瘕疾。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茶為累也,亦猶人參。上者生上黨,中者生百濟、新羅,下者生高麗。有生澤州、易州、幽州、檀州者,為藥無效,況非此者。設服薺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參為累,則茶累盡矣。 ( 陸羽《茶經》) 薺苨:又名杏葉菜,根可供藥用。
下列敘述,何者符合上文作者的觀點?
(A) 精行儉德之人尤其適合喝茶
(B) 熱渴凝悶、腦疼目澀之人不宜喝茶
(C) 茶併其他花草合飲,甘美且具多重療效
(D) 為去除寒性而加工精巧的茶,喝了容易傷身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87649
統計:A(295),B(63),C(79),D(65),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