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歲女童發燒5天住院,身體診察有雙眼皮浮腫、肝脾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和扁桃腺有象牙白的滲出物,抽血檢查如下:Hb:11 g/dL,Hct:34%,WBC:18300/uL,Atypical lymphocyte:18%,Platelet:350000/uL, GOT:188 IU/L, GPT:374 IU/L,CRP:0.9 mg/dL。此女童最可能是感染下列何種病原體?
(A)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B)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D)腸病毒(Enterovirus)
(A)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B)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C)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D)腸病毒(Enterovirus)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題組】實驗後小藍打開鋁箔包發現最後留下木炭,證明竹筷含何種元素? (A)氫 (B)氧 (C)碳 (D)氮。
- 【題組】製造出來的肥皂應具有下列哪一種性質? (A)可使油水互溶 (B)水溶液呈酸性 (C)組成分子的兩端是親水性端 (D)可溶於飽和食鹽水中。
- 【題組】若再加入 300 毫升純水,則溶液中 NaOH 變為幾克?莫耳濃度變為多少? (A)8 克、0.5M (B)8 克、0.8M (C)16 克、0.5M (D)16 克、0.8M。
- 【題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由乙、丙實驗可觀察反應物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B)由甲、丙實驗可知溫度為操縱變因 (C)若反應速率甲>乙,可用粒子碰撞理論解釋 (D)若反應速率丁>乙,可用
- 有一未平衡的反應式: ,下列有關此式的敘述何者正確? (A) H2 、 N2 和 Fe2O3 皆為反應物(B)由此式可看出反應物是氣體,生成物是固體 (C) Fe2O3 是生成物 (D)在 H
- 如附圖表示甲元素和乙元素之反應及其組成粒子的情形,已知此反應中每 12 公克的甲恰可和 6 公克的乙反應,請問甲、乙、丙三種分子的分子量比應為多少? (A)4:6:9 (B)3:1:1 (C)
- 在畫「+」字記號的白紙上放置一錐形瓶,使瓶底中心對準「+」字記號,今在瓶中加入一定量之Na2S2O3 及 HCl 溶液後,輕搖錐形瓶使兩溶液混合,同時開始計時,直到生成物恰好完全遮蓋「+」字記
- 假設鎂完全燃燒後的白色物質都是氧化鎂,其實驗結果如圖(一)所示,試問圖(二)中哪一條直線(甲、乙、丙、丁)是表示反應物中鎂與氧的質量關係? (A)甲 (B)乙 (C)丙 (D)丁。
- 某金屬 X 在空氣中燃燒,其化學反應式為:2X+O2 → 2XO,若 1 莫耳金屬 X 與 1 莫耳氧化物 XO 的質量比為 9:13,則金屬 X 的原子量可能為何?(原子量:O=16) (A
- 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桶裝瓦斯主要成分為丙烷(C3H8),丙烷與氧氣完全燃燒可生成二氧化碳與水,假設一桶11公斤的丙烷完全燃燒用盡,則將會產生多少公斤的二氧化碳?(原子量:H=1,C=12,O=16
內容推薦
- 如右圖是銅粉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時,參與反應的銅粉和產物質量的關係圖,則想生成 24 克氧化銅時需要消耗氧氣幾克? (A) 8 (B) 9 (C) 10 (D) 11 克
- 【題組】滴定過程中,甲溶液的溫度與顏色會如何變化? (A)溫度下降,顏色由紅色變為無色 (B)溫度下降,顏色由無色變為紅色 (C)溫度升高,顏色由紅色變為無色 (D)溫度升高,顏色由無色變為紅
- 【題組】若乙烯在氧氣不足情況下燃燒,將產生那些生成物? (A)COH2O (B)CO、H2O (C)CO、CO2 (D)CO、COH2O。
- 對廣泛性焦慮(general anxiety)患者,牙科約診治療中及治療後需注意事項,下列何者正確?(A)術後可能產生之不適副作用含糊告知,以免造成更焦慮 (B)治療前或治療中言語安慰保證,堅定說
- 為注重健康,現在市面上的泡麵都不再添加人工防腐劑,而改用維生素E作為抗氧化劑。請問維生素E在泡麵中的作用為下列何者?(A) 氧化劑 (B) 還原劑 (C) 漂白劑 (D) 催化劑
- 現今原子量是以 C-12 為標準,已知氖原子與碳原子重量比為 5:3,則氖的原子量為何?(A)3(B) 32(C) 5(D) 20
- 將大理石和鹽酸放入未加蓋的燒杯中,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會產生沉澱(B) 反應後質量變輕 (C) 反應後質量變重(D) 未遵守質量守衡
- 一般食品包裝內含有抗氧化劑以減緩食物的氧化,其成分可能是下列哪一項物質?(A) 硫酸銅 (B) 鐵粉 (C) 石灰 (D) 矽膠
- 在密閉容器內置入20公克碳酸鈣水溶液及20克鹽酸水溶液,反應後會生成氯化鈣水溶液及二氧化碳,此時容器內物質的總值量為多少公克?(A) 40 (B) 50 (C) 30 (D) 20
- 1莫耳的氫氣與1莫耳的氧氣,那一個分子數較多?(A) 氫氣 (B) 一樣多 (C) 氧氣 (D) 不同氣體,無法比較
- 下列各化合物的組成元素質量比,何者正確? (C=H=O=S=N=14)(A) 水中 H:O=1:4 (B) 二氧化硫中 S:O=1:1(C) 氨中 N:H=7:3 (D) 二
- 冶煉鐵礦的時,加入灰石的作用是什麼?(A) 除去鐵礦中的泥沙 (B) 還原劑(C) 催化劑 (D) 氧化劑
- 已知一克拉鑽石等於 0.2 公克,今取48 克拉的鑽石,其所含原子數恰等於取2 公克某原子所含原子數的 4 倍,請問可能為何種原子? (A) Fe (B) O (C) Al (D) S
- 化學反應式的係數,可以代表參加反應的反應物及生成物之間的和種比例?(A) 質量比 (B) 分子數比 (C) 原子數比 (D) 重量比
- 若某元素的離子符號為 B-,其一個離子中含電子數.中子數分別為 10及10。而該元素為雙原子分子 B2,則該雙原子分子的分子量約為:(A) 38 (B) 40 (C) 10 (D) 19
- 若於密閉的錐形瓶中置入160公克的硝酸鋇溶液,另於試管中置入20公克的硫酸鈉溶液,如圖。當輕輕傾倒錐形瓶,使瓶內兩種溶液混合,則發生下列反應產生白色沉澱:硫酸鈉+硝酸鋇→硝酸鈉+硫酸鋇↓,若空的
- 晨臻將點燃的鎂帶放入充滿CO2的集氣瓶中,可發現鎂帶持續燃燒,反應後,發現瓶壁上出現黑色斑點,晨臻對這樣的實驗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瓶壁上黑色斑點為碳粒(B) 此反應的反應式:2Mg+C
- 空氣汙染指標(PSI)是根據下列哪一項因素換算得出?(A)能見度的高低 (B)紫外線指數 (C)空氣汙染物的種類 (D)空氣汙染物對健康的影響程度。
- 某防災研究單位將各種不同設計的房屋模型,放在一個能模擬地震時搖晃程度的底座上,逐步增加搖晃的大小,直到房屋模型倒塌。此實驗是用來測試各種房屋設計的耐震程度。關於上述實驗中,底座搖晃程度的強弱變
- 聖嬰現象顯著時,在東太平洋赤道附近地區,有些原本降雨很少的海域,會因為獲得較平時更多的熱量而變成降雨區。上述降雨區的額外熱量之主要來源,最可能是由下列何者提供?(A)由該季節垂直入射赤道地區的
- 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近百年來含量有增加的趨勢,其可能原因為何?甲.大量燃燒化石燃料;乙.砍伐森林,使林木數量減少;丙.使用氟氯碳化物;丁.臭氧洞擴大,紫外線增加。(A)甲乙 (B)甲丁
- 若在某山壁上有一地層剖面,由下至上分成甲、乙、丙三層。下列在剖面上所發現的四種現象,何者較適合作為該地層剖面仍維持「老的地層在下、年輕的地層在上」之推論依據?(A)甲、乙、丙三層的地層幾乎是水
- 山崩常常發生在連續數日大雨之後,因為雨水造成了下列哪種現象?(A)溶解了岩石中部分的礦物,造成岩層疏鬆 (B)增加岩層重量,提高下滑力(C)雨水具有附著力,增加了岩層之間的摩擦力(D)使岩層重
- 下列有關人類防止全球暖化的努力,何者錯誤?(A)各國簽訂協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B)為減少核能發電,改用火力發電(C)設計省能源的各式電器 (D)使用省油、效率更高的汽車引擎。
- 目前科學家們認為,破壞臭氧層的元凶是下列何者?(A)二氧化碳(B)紫外線(C)氟氯碳化物(D)碳氫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