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7.有史學家對於日治時期在臺灣的某項措施提出研究報告說:「就日人之統治而言,經過……的實施,強化了對人口的控制,並將原住民逐步納入現代國家的控制管理機制當中。在此過程中,阿美族傳統社會亦面臨衝擊,……部落頭目的角色被官方取代。傳統上原來以年長女性為家長,重視家庭共居的社會習俗,也開始轉變。家庭共居的現象因共業地的分割而分家,家庭的組織與規模因而產生變化,戶長也開始出現男性,造成了繼承上的問題。」請問:這項研究資料應該是指日治時期的哪項措施對臺灣社會所造成的衝擊?
(A)土地調查與林野調查
(B)電力資源的開發與水利工程的實施
(C)交通網的整頓
(D)農作品種的改良。
(A)土地調查與林野調查
(B)電力資源的開發與水利工程的實施
(C)交通網的整頓
(D)農作品種的改良。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某輛救護車的警報器發出頻率為 1600 Hz 的聲音。當此車以 20 m∕s 的速率正對著站立在路旁的某人接近時,此人所聽到聲音的頻率為何?(設聲速為 340 m∕s)(A)1300(B)14
- 清末以來,西方教會在中國成立了不少有名的大學,例如北京的燕京大學、輔仁大學,上海的聖約翰大學,蘇州的東吳大學等,裡面不但設立了文、理、法、醫、神等學院,並提供獎學金讓中國學生可以就讀。請問教會
- 民國成立後,梁啟超轉而擁護民主共和,不惜「以今日之我對付昨日之我」,之後並與老師康有為在政治立場上走向決裂。請問以下那件事情最有可能是師徒決裂的關鍵大事?(A)袁世凱稱帝 (B)日本侵略山東 (
- 資料一:「他被日本人視為是臺灣南部最剽悍、最令官憲頭痛的義軍。」資料二:「清朝義和團事變發生,臺灣也受到民族思想的鼓舞,人心浮動,抗日運動活躍,清朝的人視他為義民,但是日本人卻視他為土匪。」請問
- 清領時期住在臺灣府的林君,第一次赴福州參加鄉試,第二次則是赴臺北參加鄉試。請問林君為何有此不同的際遇? (A)他第一次考的是鄉試,第二次考的是會試 (B)他第一次考時臺灣尚未建省,第二次考時臺
- 一協和客機在離地 5600 m 高的空中,以 25 馬赫的超音速在水平面上沿一直線飛行,若飛機恰好從地面上一位觀察者的頭頂正上方飛越,則飛機從頭頂飛過後約多少時間,該觀察者會聽到音爆的聲響?
- 「我本來執定不同洋人破臉的,因洋人欺負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動氣。雖是沒攔阻他們,始終沒叫他們十分儘意的胡鬧。火氣一過,我也就回轉頭來,處處都留著餘地。我若由他們儘意的鬧,難道一個使館有攻不下來的
- 民國成立,梁啟超從日本回國,並與哪位政治領袖聯手,組成「進步黨」與國民黨對抗?(A)孫中山 (B)汪精衛 (C)胡漢民 (D)袁世凱
- 有一本書在論述臺灣某個時期的統治措施,它的章節標題有:改革官制與登用人才、革除鴉片、鋪設縱貫鐵路與計畫築基隆港。請問:在這本書籍中應該也可以看到下列哪個章節? (A)自強運動與臺灣的現代化 (B
- 清朝平定臺灣後,清廷本欲大開海禁,任商漁渡海採捕,惟靖海侯施琅上<論開海禁疏>,此後清朝各帝斟酌實情,分別做不同的調整。請問清朝開放渡臺入山之舊禁,以廣招徠開墾一事,應發生於什麼時期? (A)
內容推薦
- 植物的葉通常包括葉片、葉柄和托葉三部分,請問托葉的功能為何? (A)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積 (B)增加輸導作用 (C)能作無性生殖 (D)能保護葉芽
- 設某燭焰之像位於一凹面鏡中心前 30 cm 處,若燭焰高 10 cm,其像高 0 cm,問鏡之焦距為(A)20 cm(B)15 cm(C)10 cm(D)40 cm(E)30 cm。
- 9 有關吡咯(pyrrole)及吡啶(pyridine),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吡咯上氮原子為 sp 3混成(B)吡啶上氮原子為 sp 2混成,提供 1 個 p 軌域電子(C)兩者進行芳香族親電
- 在文學家楊逵的一篇文章中,有一段描寫日治時期臺灣教育情形:「蔡太山,站起來!你在幹什麼!不聽課,在幹什麼!老師喊著跑過來,我嚇壞了!閉眼睛兩手下垂,以立正姿勢站起來,嚇得全身發抖,這時『啪!啪』
- 魏源編纂的《海國圖志》是一部關於世界地理、歷史及西方政教國情的總集。在書中他最嚮往某國政治制度,提及這個國家「二十七部公舉一大酋總攝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載即受代,一變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
- 當你觀察稻莖的橫切面時,可以看見: (A)維管束位於中央 (B)維管束呈環狀排列 (C)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有形成層 (D)維管束散生,其排列外密內疏
- 托克維爾在《美國的民主》一書中說:「考察合眾國的制度以及它的政治、經濟狀況時,我們不能不吃驚於天賦和人力之和諧結合、相得益彰。它是一個新興的國家,卻住著一個善於運用自由的民族,而且美國沒有需要害
- 26 採用第三角法繪製一物體正投影視圖的前視圖和俯視圖,何者為正確之左側視圖? (A) (B) (C) (D)
- 下列是日治時期某臺民抗日組織運動所提出的三項具體方針:(一)「為增進臺灣人之幸福,進行臺灣統治之改革運動。(二)為了擴大宣傳吾人之主張及啟發島民和獲得同志,發刊機關雜誌。(三)圖謀與中國人之同志
- 1949 年,某人曾寫下這樣一首詩:「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請問這首詩所寫的是哪一件歷史大事?(A)國民政府自重慶
- (二)右圖是有關希特勒與史達林關係的諷刺性漫畫。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圖中新郎結婚的目的為何?(2%)
- 被後人稱為「美國憲法之父」的麥迪遜說:「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外來的或內在的控制了。」這番話的意圖是 (A)美國不需要建立統一的政府 (B)政府
- 為了向國人介紹西方新知,光緒 10 年有人在上海創辦的《點石齋畫報》,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一些有趣的西方發明。例如左圖的飛船圖,就是根據當時國外對飛機的描述所繪製的想像畫。請問這種報導可以反
- 「然而沉默的臺灣民眾,早已不能再繼續沉默。如今自覺的臺灣民眾頭上瀰漫對改革制度的真摯期盼,已成為血淚的呼喚而響徹全島,為達此目的,必須糾合所有的階級,建立共同戰線。此乃本聯盟成立的唯一根據與使命
- 袁世凱一生暴起暴落,兩面評價,可以說是民國的傳奇,以下對他生平的敘述,何者有誤?(A)在駐朝鮮期間,善於軍事與外交手段,得以確保中國在朝鮮的宗主權。(B)百日維新期間,支持慈禧太后,導致光緒慘
- 右圖表為 1931~1981 年間,人們花在 A、B 兩項大眾傳播媒體的時間變化表,由表中變化研判,A 指哪一項大眾傳播工具?
- 19 世紀初,拿破崙領導法國打敗普魯士,有許多日耳曼人稱讚他是「半個神」,是「世界的靈魂」,也替法國祝福。但同時也有日耳曼學生組織少年同志會,提倡智育、體育,為祖國服務。這兩種情形,彼此的關係
- 利用高速閃光燈、照相機及照片測定滑車運動的實驗中,測得閃光燈閃光頻率為 20 次/秒,滑車由靜止出發,紙帶的其中一段數據如下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圖中標明 9 cm 的那一段,滑車
- 王詩琅稱他是臺灣的魯迅、是培育了臺灣新文學的父親和母親、是關心大眾生活文學的文學元老,他不僅開拓反殖民、反帝國主義、反傳統陋習的文學內容,更開創了臺灣話文的文學語言形式。請問:文中的他是指何人
- 附圖為根橫切面圖,有關其敘述,下列何者是錯誤的? (A)加碘液呈藍色的部位是乙 (B)甲外尚有角質層 (C)支根來自丁的分化 (D)丙可向上輸送養分
- 法國某一時期的標語,其內容是:「團結一致的法蘭西共和國,不自由、不平等、不友愛,毋寧死。」試問這標語出現的時候是 (A)拿破崙獨霸歐洲時 (B)拿破崙初崛起時 (C)路易十六在位時 (D)大革
- 下圖為臺灣歷史上四個時期的行政區域圖表,從圖(丙)演變到圖(丁),是歷經了哪一外力入侵事件? (A)中法戰爭 (B)英法聯軍 (C)日軍侵臺 (D)甲午戰爭。
- 1920年臺灣政治運動的核心臺灣民眾黨曾經發表過一份聲明,批評某個組織說:「他們所倡導的階級鬥爭、所行的破壞事業、所獎勵的同胞相殘……」請問當時因為受到左翼思想以及民族主義思潮影響導致組織發生路
- 有關法國大革命的政權更迭,請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A)三級會議→國民會議→立法會議→國民公會 (B)三級會議→立法會議→國民會議→國民公會 (C)三級會議→國民會議→國民公會→立法會議 (D)
- 二、非選題:北美東部和歐洲是全球酸雨問題嚴重的地區,導因於產業高度發展外,並受哪種全球尺度的風帶影響而更形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