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在文學家楊逵的一篇文章中,有一段描寫日治時期臺灣教育情形:「蔡太山,站起來!你在幹什麼!不聽課,在幹什麼!老師喊著跑過來,我嚇壞了!閉眼睛兩手下垂,以立正姿勢站起來,嚇得全身發抖,這時『啪!啪』地,我的兩頰痛得發麻,我咬緊牙根忍耐著,可是淚水很自然的從兩眼流出來。」請問:楊逵文中所描寫的可能是哪一個學校的情形?
(A)日治初期的小學校
(B)日治初期的公學校
(C)日治時期的國語傳習所
(D)日治初期的醫學校。
(A)日治初期的小學校
(B)日治初期的公學校
(C)日治時期的國語傳習所
(D)日治初期的醫學校。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設某燭焰之像位於一凹面鏡中心前 30 cm 處,若燭焰高 10 cm,其像高 0 cm,問鏡之焦距為(A)20 cm(B)15 cm(C)10 cm(D)40 cm(E)30 cm。
- 植物的葉通常包括葉片、葉柄和托葉三部分,請問托葉的功能為何? (A)增加光合作用的面積 (B)增加輸導作用 (C)能作無性生殖 (D)能保護葉芽
- 結束政治生涯後,梁啟超轉入學術圈,不但擔任清華大學國學院導師,而且也教出不少傑出子弟。他曾在一位後來以新詩見長的學生婚禮上說道:「…你們兩人都是過來人,離過婚又重新結婚,都是用情不專。以後要痛
- 有史學家對於日治時期在臺灣的某項措施提出研究報告說:「就日人之統治而言,經過……的實施,強化了對人口的控制,並將原住民逐步納入現代國家的控制管理機制當中。在此過程中,阿美族傳統社會亦面臨衝擊,…
- .在登玉山的路線上有一路段被稱為「八通關古道」,這個古道是在何人治臺時為了撫番而開通的山路? (A)鄭成功 (B)沈葆楨 (C)丁日昌 (D)劉銘傳。
- 某輛救護車的警報器發出頻率為 1600 Hz 的聲音。當此車以 20 m∕s 的速率正對著站立在路旁的某人接近時,此人所聽到聲音的頻率為何?(設聲速為 340 m∕s)(A)1300(B)14
- 清末以來,西方教會在中國成立了不少有名的大學,例如北京的燕京大學、輔仁大學,上海的聖約翰大學,蘇州的東吳大學等,裡面不但設立了文、理、法、醫、神等學院,並提供獎學金讓中國學生可以就讀。請問教會
- 民國成立後,梁啟超轉而擁護民主共和,不惜「以今日之我對付昨日之我」,之後並與老師康有為在政治立場上走向決裂。請問以下那件事情最有可能是師徒決裂的關鍵大事?(A)袁世凱稱帝 (B)日本侵略山東 (
- 資料一:「他被日本人視為是臺灣南部最剽悍、最令官憲頭痛的義軍。」資料二:「清朝義和團事變發生,臺灣也受到民族思想的鼓舞,人心浮動,抗日運動活躍,清朝的人視他為義民,但是日本人卻視他為土匪。」請問
- 清領時期住在臺灣府的林君,第一次赴福州參加鄉試,第二次則是赴臺北參加鄉試。請問林君為何有此不同的際遇? (A)他第一次考的是鄉試,第二次考的是會試 (B)他第一次考時臺灣尚未建省,第二次考時臺
內容推薦
- 當你觀察稻莖的橫切面時,可以看見: (A)維管束位於中央 (B)維管束呈環狀排列 (C)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有形成層 (D)維管束散生,其排列外密內疏
- 托克維爾在《美國的民主》一書中說:「考察合眾國的制度以及它的政治、經濟狀況時,我們不能不吃驚於天賦和人力之和諧結合、相得益彰。它是一個新興的國家,卻住著一個善於運用自由的民族,而且美國沒有需要害
- 26 採用第三角法繪製一物體正投影視圖的前視圖和俯視圖,何者為正確之左側視圖? (A) (B) (C) (D)
- 下列是日治時期某臺民抗日組織運動所提出的三項具體方針:(一)「為增進臺灣人之幸福,進行臺灣統治之改革運動。(二)為了擴大宣傳吾人之主張及啟發島民和獲得同志,發刊機關雜誌。(三)圖謀與中國人之同志
- 1949 年,某人曾寫下這樣一首詩:「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請問這首詩所寫的是哪一件歷史大事?(A)國民政府自重慶
- (二)右圖是有關希特勒與史達林關係的諷刺性漫畫。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圖中新郎結婚的目的為何?(2%)
- 被後人稱為「美國憲法之父」的麥迪遜說:「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外來的或內在的控制了。」這番話的意圖是 (A)美國不需要建立統一的政府 (B)政府
- 為了向國人介紹西方新知,光緒 10 年有人在上海創辦的《點石齋畫報》,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一些有趣的西方發明。例如左圖的飛船圖,就是根據當時國外對飛機的描述所繪製的想像畫。請問這種報導可以反
- 「然而沉默的臺灣民眾,早已不能再繼續沉默。如今自覺的臺灣民眾頭上瀰漫對改革制度的真摯期盼,已成為血淚的呼喚而響徹全島,為達此目的,必須糾合所有的階級,建立共同戰線。此乃本聯盟成立的唯一根據與使命
- 袁世凱一生暴起暴落,兩面評價,可以說是民國的傳奇,以下對他生平的敘述,何者有誤?(A)在駐朝鮮期間,善於軍事與外交手段,得以確保中國在朝鮮的宗主權。(B)百日維新期間,支持慈禧太后,導致光緒慘
- 右圖表為 1931~1981 年間,人們花在 A、B 兩項大眾傳播媒體的時間變化表,由表中變化研判,A 指哪一項大眾傳播工具?
- 19 世紀初,拿破崙領導法國打敗普魯士,有許多日耳曼人稱讚他是「半個神」,是「世界的靈魂」,也替法國祝福。但同時也有日耳曼學生組織少年同志會,提倡智育、體育,為祖國服務。這兩種情形,彼此的關係
- 利用高速閃光燈、照相機及照片測定滑車運動的實驗中,測得閃光燈閃光頻率為 20 次/秒,滑車由靜止出發,紙帶的其中一段數據如下圖,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圖中標明 9 cm 的那一段,滑車
- 王詩琅稱他是臺灣的魯迅、是培育了臺灣新文學的父親和母親、是關心大眾生活文學的文學元老,他不僅開拓反殖民、反帝國主義、反傳統陋習的文學內容,更開創了臺灣話文的文學語言形式。請問:文中的他是指何人
- 附圖為根橫切面圖,有關其敘述,下列何者是錯誤的? (A)加碘液呈藍色的部位是乙 (B)甲外尚有角質層 (C)支根來自丁的分化 (D)丙可向上輸送養分
- 法國某一時期的標語,其內容是:「團結一致的法蘭西共和國,不自由、不平等、不友愛,毋寧死。」試問這標語出現的時候是 (A)拿破崙獨霸歐洲時 (B)拿破崙初崛起時 (C)路易十六在位時 (D)大革
- 下圖為臺灣歷史上四個時期的行政區域圖表,從圖(丙)演變到圖(丁),是歷經了哪一外力入侵事件? (A)中法戰爭 (B)英法聯軍 (C)日軍侵臺 (D)甲午戰爭。
- 1920年臺灣政治運動的核心臺灣民眾黨曾經發表過一份聲明,批評某個組織說:「他們所倡導的階級鬥爭、所行的破壞事業、所獎勵的同胞相殘……」請問當時因為受到左翼思想以及民族主義思潮影響導致組織發生路
- 有關法國大革命的政權更迭,請依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A)三級會議→國民會議→立法會議→國民公會 (B)三級會議→立法會議→國民會議→國民公會 (C)三級會議→國民會議→國民公會→立法會議 (D)
- 二、非選題:北美東部和歐洲是全球酸雨問題嚴重的地區,導因於產業高度發展外,並受哪種全球尺度的風帶影響而更形加劇?
- 【題組】47
- 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已知 ∠B = 90°、 ,如下圖: 若 ∠C = 20°,則 ∠ADE = ?(A) 20° (B) 35°(C) 55° (D) 70°
- ( )戰國時代,齊國臨淄設立「稷下學官」,各派學者均在此暢所欲言,評論天下大事,人人沐浴在自由的學風下,試問以下甲、乙、丙、丁四個學者,分別代表哪一學派的主張?甲:什麼「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這
- 彩連將法國大革命前後作一比照列表,有哪些選項是錯誤的? (A)甲丙 (B)丙丁 (C)丁戊 (D)丙戊。
- ( )北魏孝文帝所實施的華化,其成效與影響為何? (A)成效顯著,洛陽一帶的胡人漢人漸融為一體 (B)成效不彰,導致洛陽一帶胡漢之間屢生糾紛 (C)王公貴胄和高門大族的生活優裕奢侈,文化活動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