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深夜的露水滴落在臉上,是香的。我張開嘴、伸出舌頭接著,貫穿喉道的露水,是甜的。我慢慢地張開眼睛,凝視著周圍,向著視覺穿不過的黑夜,她的靜,好美……就如同父親所說的,當你開始熟悉黑夜後,你就會知道怎麼去貫穿黑夜的美,黑夜的好。但是我們早已遺忘與大地互動溝通的能力,那是一個感覺,說穿了就是用心與大地交會。祖父曾說過:「自然從未啞過,只是我們一直在背離她而已,我們不敢用真實去面對她,我們脫離了與她的歸屬感,讓自己獨享一切。自然看在眼裡,她不說,但她在等,她等得很辛苦,因為我們已經遺忘了與她溝通的那個語言。」 「兒子,你在幹嘛,怎麼呆呆的?我以為你被魔鬼附身了。」我向父親示意,告訴他我還好。不一會兒,我們便離開了主林道,斜切進父親採黃藤心的小徑。父親告訴我,前面有水源區,待會可以到那裡休息、喝水。 來到水源區後,我竟然呆住地想笑,又說不出話來。我問卡瑪:「這就是你說的水源區,不會吧?」父親用手指著回答道:「就是這裡啊!」天啊,我真的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在我的觀念裡,「水源」一定要有很充足的水量,或是有一個很清澈的水潭,那才叫水源區啊! 父親見我搖頭很難置信的樣子,說道:「兒子,別小看這麼一點點的水量,她彌足珍貴,就如你口乾後芋葉上的那個水滴一樣。在附近耕作或打獵的人都來這裡用水,這裡是獵場裡唯一的水源區。 水源區的下方原來有個大部落,那時水源區的水量很大,足夠供給整個部落的人飲用。但部落遷走之後,水也停了,那幾年在山上工作和打獵的人,都必須背著水上山,或再走半天的路到溪谷背水上來飲用。有些人在原來的水源區挖掘,想再找一個水源頭出來,但就是挖不到。我曾經聽說有一個很老的老獵人來到這裡,他是原來那個舊部落的人,因為想念自己的老家,就回來想回憶過去的情景。他看見水源區不再有水流出,就對著水源說:『不告而別是我們的錯,我們沒有帶走你,那是因為你屬於這裡。我知道你因不再讓人記起而難過、孤單,我是你的朋友,沒有遺忘你,我還是來看你,我知道你在聽我說話……』 之後,老獵人打了一個盹,聽見有人跟他說:『翻開長滿蕨類的土表,在原有水口插進一枝竹管就會有水。』當老獵人正要起身離開時,果真聽見竹管裡有如蜜蜂發出嗡嗡的聲音,過不久水就從竹管中流出。老獵人為了讓附近的人知道這裡有水流出,就在水滴落的地方放了一塊石板,石板下挖空,讓水的滴落聲能起共鳴。」父親用手指著石板中的凹陷,說道:「那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是一個存在的證明,水源為什麼不大?這裡的老獵人說:『那是因為這麼一點點的水就已足夠讓在這裡工作、狩獵的人飲用了。』這是自然定理,也是老獵人的約定。兒子,夠用就好了。」
我張著口接著由竹管流出的水,水是甜的,「嗯上哇!不賴呀,卡瑪!」我看著獵人引水的傑作,竹管用丫字型的樹幹撐著之後,延伸出來的是一個人身長、切半的桂竹,稍微拿掉中間的間隔,做為過濾細石和沉澱物的濾牆,最後水細細的落在水道的終點,底下用山下帶來的寶特瓶接水,我看著周圍躺落裝滿水的寶特瓶,體會出老獵人對水的珍惜,和對自然土地那份情感的真實。
「春天的水是甜的,是香的。」父親問我,「聞到了嗎?」
「春天樹要發芽開花,樹根會呼吸、眼睛會打開。樹根呼吸後會變粗,土地因而鬆動,需要水的灌溉和滋潤,這時候由土地流出的水是最香、最甜的。」
「卡瑪,這裡的水比便利商店賣的還要好喝,我看你以後也不用那麼辛苦地採黃藤心去賣,你就賣這裡的水好了。」
父親笑了一下,對我說的話好像有一點認同。我又開始亂幻想:「卡瑪賣的水叫『獵人喝的水』,喝了獵人的水之後,還能再越過幾座山—卡瑪你覺得這個促銷的廣告和宣傳詞好不好?」父親的話把我從幻夢中驚醒:「來到這裡的人,才能喝到最甜、最有味道的水。唯有付出才能知道享用、受益的感覺。兒子,如果用你的方法在便利商店賣水,那只能叫滿足,永遠得不到被自然、大地擁抱的那個親情。」
我知道父親的意思,水是屬於這裡的,那是大地給的禮物和恩典,只給予來到這裡的人。我彎著腰,弓著身將手掌合併伸直,接著由切半竹管流下如嬰兒尿尿般的細水,待水瀉滿後,甘甜的喝了幾口,又將水潑在臉上,好涼、好涼,被水輕吻的感覺真好。[!--empirenews.page--]
「阿累,撒可努!」父親用力叫喚了幾次,我的耳朵才擠進父親輕聲拉高的頻率。
沿著原路走回停車處。父親敘說著這條採黃藤心山徑的故事和經歷:「兒子你看,地上的樹根被我踩滑了……兒子你再看看,地上的石頭被我踩亮缺角了……」父親誇張地說著。 
我能體會父親話中的感觸。這條山徑,是父親付出勞力和血汗的最好證據,我們的生活費、學費,就是這條山徑走出來的。我靜靜地聆聽著:「我那麼辛苦,為的都是你們,現在我老了,有時候我經過這裡,踩在這條山徑,讓我憶起了很多過去的情景。現在看你們都長大了,我的累也值得。兒子,你們讓我這個做父親的很榮耀,也很欣慰。」
父親道出了多年來想對我說的話、塵封壓抑的心情故事。也許那是一種分享,更是一種接近父子親情的聯繫。我看著父親的背影,心想著:該是讓他休息的時候了,這條採黃藤心的路已是一段記憶和歷史,現在,走在他後頭的那個孩子,不再是他老人家的擔心,他已經長大了。
回到主林道,離開了父親採黃藤心的路,又經過老獵人的獵寮,看見裝著水的寶特瓶整齊地擺在獵寮旁,我能體會老獵人那種對自然恩典的感受,那種回應自然的真實和歸屬。 (亞榮隆‧撒可努 水神的指引)

31「自然從未啞過,只是我們一直在背離她而已」、「水是屬於這裡的,那是大地給的禮物和恩典,只給予來到這裡的人」,表達我們應該要學習尊重土地,用心與自然溝通,請問下列選項何者與其相符?
(A)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B)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D) 一枝草,一點露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