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你是否有過以下這種經驗?一件明明很想做的事情,卻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刻才去完成,過程中可能有無數藉口、或者旁人般切詢問,卻怎麼都無法說服你提早進行然而,等到接近期限的時刻,你卻能高效率地做完所有事物。 「被動拖延」是一種充滿非理性的複雜心理歷程,也就是你明明不想這樣,行為上卻仍舊如此。不同於「一時偷懶」或「暫時擱置」等能被我們意識所還擇的「主動拖延」,它常常導致我們無法及時完成工作,或即使完成也依然感到自責,於是就陷入某種語言的循環,還早、等一下、明天再說,等意識到自己的拖延行為時,它已經嚴重影響到工作與生活。 然而拖延還會有好處?是的,拖延能幫助我們掩蓋「我不完美」的失落。你可能會覺得匪夷所思,但有句話你肯定熟悉:「哎呀!今天要考試,我昨天都忘了念書。」奇妙的是,那些聲稱沒有念書的人,通常成績都相當不錯,相較起來,顯然比認真啃書獲得好成績的人優越了一大截。 這世界對天才的崇拜,彷彿頒給天生不完美以致要認真努力的人,一記「次等」的標章。是的,如果不完美的人是不折不扣的「次等人」,誰想承認自己其實不完美? 現實與幻想落差之大,該怎麼辦?「拖延」的種子就這麼悄悄地理進心裡,只要把事情拖著,就能繼續想像,不是我做不好,是我還没好好去做!這絕對是拖延的一大好處,它讓我們不用面對成長中必然出現「我不完美」的哀傷。只是換一種大人的視野:事情做得不够完美,真有那麼可怕嗎? (許皓宜《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心累:心理學家的職場觀察》節錄)28.請在下列選項中,選出最適合本文的標題?(A)完美主義?還是拖延症發作?(B)拖延激出爆發力?基因裡的原始潛能(C)拖延?掌握權力的快感其實是裹著糖衣的毒藥 (D)想戒斷拖延?你需要少點想像、面對真實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