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有關台灣諺語的寓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時到時擔當,無米煮番薯湯」意同於「船到橋頭自然直」
(B)「飼老鼠咬布袋」意同於「吃裡扒外」
(C)「甘願做牛,不驚無犁拖」意謂「只要肯吃苦,不怕沒工作」
(D)「狗吠火車」意謂「不自量力」
(A)「時到時擔當,無米煮番薯湯」意同於「船到橋頭自然直」
(B)「飼老鼠咬布袋」意同於「吃裡扒外」
(C)「甘願做牛,不驚無犁拖」意謂「只要肯吃苦,不怕沒工作」
(D)「狗吠火車」意謂「不自量力」
參考答案
答案:D[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675
統計:A(9),B(2),C(1),D(27),E(0)
內容推薦
- 複詞中,有一個單詞只作陪襯,取其聲以舒緩語氣,而不用其義的,語法學家稱之為「偏義複詞」,修辭上則稱之為「鑲嵌配字」。如:「以、阿兩國,歷史上的恩怨根植已深。」其中「恩怨」的「恩」,便是配字。下列
- 下列文句中的「所以」,何者與「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的「所以」用法相同?(A)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B)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C)興復漢室,還于
- 下列成語運用何者正確? (A)電視劇「上海灘」,角色「個性鮮明」,甚至連配角都「栩栩如生」,令人難忘。(B)王國維《人間詞話》一書,可說是研究詞學的「不刊之論」。 (C)南極的科學家們,以「無所
- ( )下列哪些敘述是早期文明產生的標誌? (A)農業的出現 (B)城市的出現 (C)文字的發明 (D)畜牧業的出現 (E)金屬的使用。
- (甲)「三」姑六婆;(乙)「九」牛二虎;(丙)「三」折肱而成良醫;(丁)「九」死一生;(戊)「三」綱五常;(己)「三」顧茅廬;(庚)「百」廢俱興。以上「 」中的詞語作為虛數使用的共有幾個? (A
- 故鄉,是生命永恆回歸的具體象徵,故思鄉之作,恆常出現於多情善感的騷人筆端。下列作品,何者旨在抒發思鄉愁情?(A)客枕恨鄰雞,未明時,又早啼,驚人好夢三千里(B)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
- 許多國家的人民都有飲茶的習慣,世界上最早製茶和飲茶的國家是哪一國? (A)印度 (B)日本 (C)英國 (D)中國。
- 「詩莊、詞媚、曲俗」是一般人的觀念,鄭騫〈詞曲的特質〉:「詞是輕靈曼妙的,優美的多於壯美」,又云;「詞是翩翩佳公子,曲則多少有點惡少氣味」。依照以上說法,下列何者應屬「詞」?(A)從來好事天生儉
- 宅男卡卡為了追求心目中的女神,決定讀誦古典詩以變化氣質。結果他將寫了詩句的卡片都弄混了,請你幫他把屬於同一首詩的句子配在一起: (甲)平明送客楚山孤 (乙)忽見陌頭楊柳色 (丙)一片冰心在玉壺
- 下列關於詞曲常識的敘述,何者正確?(A)詞曲的生命皆是音樂,作者根據樂譜填詞作曲(B)詞為詩餘,曲為詞餘,淵源遞嬗,故格律大致相同(C)詞小令可加襯字,可以換韻;曲中小令則情形相反(D)雜劇、傳
內容推薦
- 茶馬貿易是中國與邊境民族之間一種特殊的貿易形式,係一種互補性經濟,在中國商貿史和民族史上占有非常 重要的地位。關於茶馬貿易,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茶馬貿易始於中唐 (B)貿易範圍以東北及西南
- 有幾位同學正在討論中國的茶葉在1842年以後外銷市場萎縮的原因,下列他們所提出的推論,哪一個最合理?(A)1840年時韓國及日本的茶葉開始外銷,與中國競爭,所以中國茶葉受到很大影響 (B)此時
- 飲茶在現今臺灣社會已相當流行,而茶藝館成為人們聚會、聊天與論事的重要場所,請問茶藝館成為大眾化的休閒場所,最早始於何時?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 如附圖所示,O 為正方形 ABCD 對角線的交點,且 E、F、G、H 分別為線段 OA、OB、OC、OD 的中點。試問下列何者為真?(A) (B) (C) (D) (E)
- (五)北宋熙寧年間,陜西呂氏兄弟推動一種地方性的組織,其目係為了提倡倫理道德、推廣地方教育,於君政官治之外,別立自治團體使儒家思想得以落實。請問:此一團體為何?2%
- 如果要寫一篇探討「秦何以強盛」的文章,下列哪篇不足為參考資料?(A)過秦論(B)諫逐客書(C)六國論 (D) 縱囚論(E)項羽本紀。
- 下列成語,何者可用以形容極危險?(A)曲突徙薪(B)燕巢飛幕(C)魚游沸鼎(D)胡越一體(E)奔車朽索
- ( ) 下列關於狀聲詞的使用何者解釋正確?(A)楓葉荻花秋「瑟瑟」:風聲 (B)無邊落木「蕭蕭」下:落葉聲 (C)「間關」鶯語花底滑:鳥鳴聲 (D)「嘈嘈切切」錯雜談:低沉與輕細 (E) 「嘔
- 鑲嵌修辭中的配字法,即所謂「偏義複詞」,是指兩字合成的複合詞,只使用其中一個字的意義,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屬於這種性質的那些?(甲)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乙)「去來」江口守空船 (丙)「
- ( ) 下列關於借代用法的解釋何者正確?(A)假「舟檝」者:船隻 (B)「桮杓」:酒量 (C)「秋娘」:美女 (D)「五陵年少」:不良少年 (E)「春花秋月」:良辰美景。
- 下列關於「古典散文文體」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賦可以分為俳賦、律賦、散賦,如蘇軾〈赤壁賦〉即為散賦代表作(B)記以敘事為主,然亦有雜以議論者,如陶淵明〈桃花源記〉即為夾敘夾議之作(C)書泛
- 一、翻譯(佔5分):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蘇軾赤壁賦)
- 下列各組文句「」內的字詞,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A)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孽之生焉(B)不愆不忘,率「由」舊章/民可使「
- 凡把形式整齊的修辭格,如對偶、排比、層遞等,故意抽換詞彙、交錯語次、伸縮、變化句式,使其形式參差,詞彙別異,叫做「錯綜」。而其類別中,將詞語的次序,故意安排得前後參差不齊,謂之「交錯語次」。請問
- 下列文句,何者有錯別字? (A)為了避免讓對方球員輕易帶球長趨直入,攻破球門,我方決定加強防守嚴陣以待 (B)對於上次球賽轉播的失言所引起的諠然風波,此次主播深自儆惕,唯恐再犯 (C)NBA七場
- 二、閱讀測驗8%(共4題,每題2分) 最後贏得尹雪豔的卻是上海金融界一位熱可炙手的洪處長。洪處長休掉了前妻,拋棄了三個兒女,答應了尹雪豔十條條件。於是尹雪豔變成了洪夫人,住在上海法租界一幢從日本人接
- 閱讀下文,並推斷文中「詩人」主要的特質是什麼?文字對詩人說:「我其實是空洞的。」詩人回答:「我的工作便是將空洞排成豐沛。」(林文月 有所思——擬漂鳥集)(A)把文字排列成整齊的文句 (B)清楚文
- 下列有關臺灣通史與「史書」之體例介紹說明,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中國正史有通史、斷代史之別,前者如史記,後者如漢書 (B)臺灣通史列於二十五史中,屬於正史 (C)凡正史皆用紀傳體例 (D)史
- 【甲】下列哪一個數最小?(A) (0.999) −5 (B) (0.999) −5 (C) (0.999) −5 (D) (0.999) −3 (E) (0.999) −6 。
- 下列關於文學常識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傳奇」本指情節曲折離奇的唐代文言短篇小說,虬髯客傳即其代表作(B)「行」、「歌行」均為樂府詩體式,佚名飲馬長城窟行、白居易 琵琶行皆屬之(C)「書」
- 【題組】26)下列哪一句,並未使用譬喻修辭 (A)兩三個月的工夫,尹雪豔便像一株晚開的玉梨花,在上海上流社會的場合中以壓倒群芳的姿態綻發起來 (B)看得那些紳士以及仕女們的眼睛都一齊冒出火來 (C)尹
- 二、心得寫作(佔8分):請依上一題翻譯的這段文字,書寫200字左右的體悟或感想。
- 語法中所謂的「聯緜詞」,乃是二字合為一詞,表示一個意思。此類不能進一步分開的複詞,依聲音關係可分三種:(一)雙聲雙音節衍聲複詞,如「玲瓏」,(二)疊韻雙音節衍聲複詞,如「徜徉」,(三)非雙聲非疊
- 老子處春秋混亂世局,他認為混亂的根源,在於人們各出其智、各逞其能,競相追求自認好的事物,逃避自認壞的事物,才會產生許多詐偽,而使天下紛擾不安。其實,宇宙事物,有正的一面,就有反的一面,隨時變化。
- 「同義複詞」在中國語文的使用上,數量相當驚人。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非同義複詞? (A)吳大猷博士在學術界名聞「遐邇」 (B)近拇之指,皆為之痛,若「剟刺」狀 (C)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