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 下圖是某地區海岸線變化示意圖,甲圖的地形經過數千萬年後變成乙圖的地形。由圖中推論,導致該海岸地形變化的因素,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河流上游興建水庫
(B)海平面上升
(C)陸塊下沉
(D)海平面下降。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下圖為葉子的橫切面構造圖,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甲細胞為角質層可防止水分散失 (B)乙細胞內含有葉綠體,是葉子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 (C)丙細胞排列疏鬆,無葉綠體行光合作用,空隙可用
- 如圖,甲、乙、丙三點位於一平面鏡前,E 點為眼睛所在處。依光的反射定律,眼睛可從平面鏡中看到哪幾個點的像? (A) 甲、乙 (B) 丙 (C)乙、丙 (D)甲、乙、丙。
- 下列何種現象與光的折射無關?(A)凸透鏡可會聚光線 (B)原子筆斜插入水中,看似折斷(C)平靜無波的湖面上有山的倒影 (D)陽光通過三稜鏡後,分散成許多不同顏色的光
- 【題組】將此循環系統一部份放大後,可觀察到圖(十),若將 A、B 系統內的液體進行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 (B) (C) (D)
- 如附圖所示,何處為地下水之補注區? (A)丙、丁之間(B)乙、丙之間 (C)甲、乙之間 (D)丁之右側。
- 一雷射光束由空氣射向玻璃,在兩介質交界面上同時發生反射與折射,如圖所示,請問反射線與折射線所形成的角,角度為多少度? (A)30 (B) 60 (C) 90 (D) 120
- 在水循環的過程中,水氣凝成液態水主要發生在哪一階段? (A)蒸發 (B)降雨 (C)成雲 (D)降雪。
- 關於地形與地表作用力的對應,下列何者正確?(A)沙灘及沙洲→冰川沉積 (B)風磨石→強風挾帶沙粒摩擦 (C)V 型谷→地震 (D)U 型谷→河流侵蝕。
- 關於方解石與石英的比較,下列何者錯誤? (A)方解石與石英的顏色皆為白色略透明 (B)方解石的硬度比石英小 (C)方解石的化學組成與石英相同 (D)方解石遇到酸會冒泡,石英則否。
- 下列何者是葉脈中正確的維管束排列:(A) (B) (C) (D)
內容推薦
- 臺灣西部河流的跨河大橋,常發現橋墩裸露的現象。下列哪一項最有可能是造成此現象的原因? (A) 靠近橋的下游河段遭濫採砂石 (B)河流上游爆發土石流災變(C)下游河流出海處築防波堤 (D) 河流
- 下列哪一個物體在平面鏡中的成像是正確的?(A) (B) (C) (D)
- 下圖為氣孔開閉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A)氣孔周圍的細胞為成對半月形的保衛細胞,具有保衛植物體的功能 (B)圖甲通常是處於黑暗中 (C)圖乙通常是處於光照下 (D)白天但植物缺水時
- 在砂、頁岩交錯出現的地區,由於岩石抵抗侵蝕的能力不同,受到長時間的差異侵蝕後,會形成下列哪一種地形? (A) (B) (C) (D)
- ※下圖為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方向圖,試問圖中①~⑥所輸送的物質分別代表何種物質?(以代號回答的 28~30 題)(甲)氧氣 (乙)二氧化碳 (丙)水 (丁)礦物質 (戊)醣類。【題組】圖中①所輸送
- 【題組】圖中③所輸送的物質可代表何種物質?(A)丙丁 (B)丙 (C)甲乙丙 (D)甲乙丙丁戊。
- 【題組】圖中④所輸送的物質可代表何種物質?(A)乙 (B)丙 (C)丁 (D)戊。
- 光合作用多餘的主要產物會轉換為其他營養素貯存起來,以供不時之需。「光與光合作用」的實驗中,最後一項步驟,將碘液滴入葉片,葉片呈藍黑色,證明已轉換為何種物質儲存起來? (A)葡萄糖 (B)澱粉 (
- 有關木質部與韌皮部運送方向的敘述,何者正確? (A)木質部運輸水分及礦物質,只能由下而上 (B)木質部運輸水分及礦物質,只能由上而下 (C)韌皮部運送有機養分,只能由下而上 (D)韌皮部運送有機
- (甲)水(乙)氧氣(丙)二氧化碳(丁)葡萄糖(戊)酵素(己)葉綠素(庚)光能。以上哪些選項是光合作用所必須?(A)甲丙 (B)甲丙丁戊己庚 (C)甲丙戊己庚 (D)甲丙己庚。
- 有關探測心音和脈搏的實驗,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心音是心臟收縮和舒張時,瓣膜關閉血液衝擊發出的聲音(B)一次心搏可聽到兩個心音 (C)靜脈管壁隨心搏擴張和復原交替的變動,形成脈搏 (D)心搏次
- 植物的根部有許多細毛狀的根毛,其功能何者錯誤? (A)是由根部表皮細胞向外突出所形成 (B)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 (C)根毛細胞亦可行光合作用 (D)根毛可以吸收溶於水的礦物質。
- 【題組】在處理過程中,她必須將葉綠素去除,下列哪一個是正確的實驗裝置?(A) (B) (C) (D)
- 下圖是人體消化系統的示意圖,關於人體的消化作用,何者正確? (A)蛋白質在甲中被吸收 (B)脂質在乙器官中被分解 (C)丙是人體主要吸收水分的器官 (D)糞便最後由己排出,稱為排泄。
- 光由空氣經過透鏡後其行徑如圖所示,則甲乙丙丁四個透鏡為凹透鏡的是哪幾個?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丁 (D) 丙丁
- 若某生以擺長 100 公分的單擺做實驗,得週期為 0 秒,改以擺長 25 公分的單擺重做實驗,其週期約為: (A) 0.25 秒 (B) 0.5 秒 (C) 0 秒 (D) 0 秒
- 以北方為正方向,小汽車由+20 m 處運動至-15 m 處,則位移為何? (A)向北 35 m(B)向南 35 m (C) 向北 5 m (D)向南 5 m
- 小尊參加運動會百米競賽,經測速槍測量,當跑到 50 米時,瞬時速率為 60 m/s。當跑到終點時,瞬時速率為 40 m/s,成績為 10 秒整。則競賽全程的平均速率為: (A)
- 某物體位置與時間的關係式為 x=5+4t,x 單位為 m,t 單位為 s,以東方為正,則物體的速度是多少 m/s? (A)4 (B)5 (C)9 (D)1
- (甲)左心室 (乙)右心室 (丙)主動脈 (丁)肺動脈 (戊)下大靜脈 (己)肺靜脈 (庚)胃微血管。某人攝食所得的葡萄糖,會依序經由下列哪些構造運送至腦部?(A)戊乙丁己甲丙 (B)庚戊乙丁己
- 附圖一顯示出兩車的行駛方向及儀表板的讀數,則兩車之瞬時速度與瞬時速率之關係為何? (A)瞬時速度相等、瞬時速率不相等 (B)瞬時速度不相等、瞬時速率相等(C)瞬時速度與瞬時速率皆相等 (D)瞬
- ※ 新生健康檢查包含一般檢查、尿液檢查、血液檢查…等。抽血檢查前需空腹八小時以上,護士抽血時,會將血液裝入一根標示學生名字的管子中,管內事先放入抗凝血劑。採血主要流程為:手臂綁上壓脈帶以確認血管位置→
- 圖二為物體作直線運動的速度(v)-時間(t)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0~3 秒內的加速度為定值(B)1~3 秒的平均加速度大於 3~5 秒的平均加速度 (C)第 2 秒的加速度等於第 4
- 在筆直公路上以 12 公尺/秒速度行駛的車子,以-3 公尺/秒 2的加速度煞車,第 4 秒時的車速為何? (A) 6 公尺/秒 (B) 4 公尺/秒 (C) 2 公尺/秒 (D) 0 公尺/秒
- 一飛機自靜止加速至 30 m/s,花費 4 秒鐘,若此飛機作等加速度運動,求該飛機經過的距離為多少? (A) 60 m (B) 30 m (C) 120 m (D) 9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