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詞末的「綠肥紅瘦」,下列何者解釋最適當?
(A)等待的人未到,一起飲酒者皆非心儀之人
(B)試圖藉飲茶來解酒清醒,或者綠茶,或者紅茶
(C)綠葉茂盛,相形之下紅花即將凋零而更顯稀落
(D)為了妝扮自己,思量著綠衫較紅衫合宜,不顯清瘦
(A)等待的人未到,一起飲酒者皆非心儀之人
(B)試圖藉飲茶來解酒清醒,或者綠茶,或者紅茶
(C)綠葉茂盛,相形之下紅花即將凋零而更顯稀落
(D)為了妝扮自己,思量著綠衫較紅衫合宜,不顯清瘦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2),D(0),E(0)
內容推薦
- 測驗編制者在編制測驗的時候,引用的實例僅考慮到某些族群學生的生活經驗,致使這類族群學生的得分成績較高。這種存在於測驗題目中的某族群文化中心的現象稱為?(A)測驗偏差(B)月暈現象(C)漣漪效應(
- 下列「 」內字的意義,兩兩相同的選項是:(A)率「罷」散之卒 / 益州「罷」弊(B)清操「厲」冰雪 / 當之者鮮不為「厲」(C)蒙故業,「因」遺策 / 未若柳絮「因」風起(D)哀「矜」而勿喜 /
- 依大眾捷運法規範,桃園機場捷運系統之主管機關為何? (A)內政部管轄 (B)交通部管轄(C)交通部指定交由台北市、新北市及桃園市政府共同管轄 (D)交通部指定交由桃園市政府統一管轄
- 王同學在學校的學期考試中,數學成績百分等級(PR 值)為 88。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王同學答題的正確率為 88%(B)滿分 100 分中,王同學考了 88 分(C) 88%同學的數學成
- 張老師從學生的數學平時考試中發現班上一部分學生似乎對某一個數學觀念學習有困難,因此,他試圖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更了解這個數學概念真正的原理和內容,以協助這些學生更有效率地吸收教學內容。在此
- 出版《人性與社會秩序》一書,並提出「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的概念: 也就是「每一個人對他人都是一面鏡子,反映出他人所表現過的一切。」自我觀念的形成是透過與他人的接觸,
- 張校長致力於推動品德教育,在校園內的公布欄、閱讀角落和走道上張貼或擺放一些有關品德教育的小故事、書籍或是標語等。學生受到這種校園環境的影響,價值觀念也慢慢改變。請問這種透過校園環境影響學生價值觀
- 下列哪一位社會學者,曾經將社會比擬為是一種有機體,為了適應環境,可以歷經由簡單到複雜的社會演化或社會變遷過程?(A)涂爾幹(E. Durkheim) (B)斯賓賽(H. Spencer)(C)韋
- 百合中學的教師們發現學校校長總是從公平、正義和善的責任感和義務心來領導學校的行政主管和教職員工,使得學校校內同仁們的糾紛或爭吵慢慢減少,同時校內同仁的工作態度和精神也產生改變,具有更自動自發和為
- 依據教育部公告之「家庭教育法」,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年應在正式課程外實施家庭教育課程及活動,並應會同家長會辦理親職教育。請問實施時間至少需幾小時?(A)2 小時 (B)4 小時 (C)6 小時
內容推薦
- 大華學測成績考得不理想,他抱怨是因為考題出得太偏狹,考試題目對某種類型的學生有利等。請問,大華採用哪一種自我防衛機轉,來減少自己內心的挫折和痛苦?(A)退化(regression)(B)合理化(
- 批判理論教育學者弗萊雷(P.Freire)在《被壓迫者教育學》一書中,所提到的提問式教育的特徵,下列何者正確?(A)教師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學生是客體(B) 教師選擇教學內容,學生適應並學習上課
- 蘇軾自釋褐之後,雖終身浮沉於官場之中,然其詞作中時常可見歸隱的想法,請問下列何者未寄寓其歸隱之念?(A)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滿庭芳〉)(B)都是斜川當日境,吾老矣,寄餘齡(〈江城子
- 有一首詩內容為:「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試判斷詩中所詠為何?(A)風(B)月(C)雨(D)樹
- 下列「 」中詞語的運用,最適當的選項是:(A)為了通過甄選,他「汗牛充棟」的練習,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B)每個人都有夢想,但是能夠堅持到最後的人卻如「恆河沙數」(C)抗議人士「直搗黃龍」,包圍首
- 下列有關同理心的敘述,何者不恰當?(A)同理心好像是試著穿別人的鞋子站一會兒,去體會他人的感受(B)真正的同理心表現,會使當事人覺得被了解和被接納(C)同理心與同情心相近,憐憫對方的感受(D)同
- 小美的父親是位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每天傍晚下班回家後,總是陪著小美在庭院中散步並朗誦詩詞給小美聽,與她分享古典文學作品中的深度意涵。小美因此在學校的國語文考試中,總是名列前茅。從布爾迪厄(P
- 有關《左傳》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A)是《春秋》三傳之一(B)書中常藉「君子曰」發議(C)所載史事上自魯隱公二十七年,下迄魯哀公元年(D)據《史記》記載,《左傳》為魯君子左丘明所作
- 臺灣文壇在 20 世紀 70 年代曾經發生鄉土文學論戰。所謂的「鄉土文學」,下列說明何者最適當?(A)描寫鄉村景緻或生活的文學,反映出都市的肉欲橫流(B)描寫鄉愁為主,以表達作者離鄉背井、顛沛
- 「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衆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忳鬱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 ( )下列何者為跨越十九、二十世紀的作曲家?(A)馬勒(G. Mahler)(B)史托克豪森(K. Stockhausen)(C)柴科夫斯基(P.Tchaikovsky)(D)布拉姆斯(J. Br
- 剛進小學的小明被老師選為班長,為了符合學校師長的期待,他努力扮演好學生和班長的角色,並遵守學校的規範。請問小明的行為表現,符合帕森斯(T.Parsons)理論中所描述的哪一種類性的學校教育功能?
- 關於鄭愁予〈錯誤〉一詩的讀解,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詩中以「南風」象徵愛情的慰藉(B)全詩重點在描寫女子等待歸人的心情(C)詩中以「蓮花的開落」寫女子希望的燃起和落空(D)詩中以「柳絮不飛」
- 下列諸書成書時間先後順序,選項中何者為是?甲、詩品 乙、典論 丙、論衡 丁、顏氏家訓(A)甲乙丙丁(B)丙乙甲丁(C)丁甲丙乙(D)丙丁乙甲
- 下列關於語言文字的說明,何者最不適當?(A)語言文字都有表達、傳遞的功能(B)凡是能夠表意的符號,就必然是文字(C)記錄語言的方式,文字是其中的一種(D)國語文的特色之一是單音節,一字一音
- 下列各組選項中,何者發音部位相同?(A)「ㄅ」╱「ㄇ」(B)「ㄐ」╱「ㄈ」(C)「ㄉ」╱「ㄍ」(D)「ㄖ」╱「ㄌ」
- 下列何者不是教育部頒布「實驗教育三法」的主要目的?(A)強化社會分化和選擇的功能(B)鼓勵教育創新與實驗(C)保障學生學習權(D)保障家長教育選擇權
- 「遇人不淑」意指(A)女子誤嫁不好的丈夫 (B)遇到品格卑劣之人(C)運氣不佳際遇堪憐 (D)人事環境相當複雜
- 劉鶚〈明湖居聽說書〉:「忽羯鼓一聲,歌喉遽發,字字清脆,聲聲宛轉,如□□□□,乳燕歸巢。」缺空中應填入何者為是?(A)鏗然作響(B)新鶯出谷(C)遊龍長嘯(D)珠落玉盤
- 下列「」中的字,何者詞性與其他不同?(A)席夢思「吐魯番」著我們(余光中〈吐魯番〉)(B)女大十八變,變張「觀音」面(琦君〈月光餅〉)(C)有錢便「當歸鴨」去,一生莫曾口福得這等!(王禎和〈嫁
- (甲)朱輪華轂/鮮車怒馬 (乙)螳臂擋車/以管窺豹 (丙)斬將搴旗/轍亂旗靡(丁)光風霽月/怡然自得 (戊)八面玲瓏/長袖善舞 (己)甕牖繩樞/室如懸磬(庚)唾面自乾/逆來順受上列各組成語,意義
- 小童父親是一位工廠勞工,他長期與父親的親朋好友在一起學習抽菸、喝酒的習慣,不習慣學校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因此,他邀集一群和他家庭背景類似的同學,經常在校園角落聚集一起抽菸、打鬧、開玩笑等,形成另外
- 下列有關書信用語之敘述,何者為是?(A)在信中稱人兄弟為「賢喬梓」(B)寫給兄姊的書信,啟封詞可用「安啟」(C)寫給授業恩師的書信,末啟詞可用「頓首」(D)寫給父親的書信中,提稱語可用「膝下」
- 下列何者為貶義詞?(A)老驥伏櫪(B)袒腹東床(C)青州從事(D)擢髮難數
- 文言文的詞性轉換,下列「」中何者是以名詞當作動詞來運用?(A)蓋聶怒而「目」之(B)乘「堅」驅「良」,逐狡兔(C)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D)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