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5
(A)在行車中,雙眼游動作例行的巡察會降低行車注意力。
(B)雙眼游動,熟識四週環境,也就是在行車中,每隔5秒鐘,要做一次例行的巡察。
(A)在行車中,雙眼游動作例行的巡察會降低行車注意力。
(B)雙眼游動,熟識四週環境,也就是在行車中,每隔5秒鐘,要做一次例行的巡察。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41606
統計:A(6),B(129),C(0),D(0),E(0)
內容推薦
- 210(A)行車時在變換車道前,除察看後視鏡外,尚須擺頭察看鄰近車道,以消除盲區的危險。(B)行車時在變換車道前,察看後視鏡後,不需察看鄰近車道有無盲區危險。
- ◎(圖七)為某種地形的示意圖,請問:該種地形的成因,和下列哪一項因素的關係最密切?(A)日夜溫差 (B)岩層排列(C)降雨強度 (D)岩層變位
- 219(A)危險物品標示牌內容之緊急聯絡電話應含區域號碼。 (B)危險物品標示牌內容之緊急聯絡電話不需含區域號碼。
- 184(A)裝載危險物品車輛備有5型乾粉滅火器一具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規定。(B)裝載危險物品車輛備有8L型泡沫滅火器一具符合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規定。
- 192(A)滅火力法中的窒息法是指降低火場石溫度。(B)滅火力法中的窒息法是指自外部加以遮斷,阻絕可燃物與空氣接觸之 方法。
- 209(A)滅火器材通用於各項化學物質之火災,與其危害特性無關。(B)滅火時須針對化學物質之危害特性,選用適當之滅火與處理設備。
- 1 adv. previously; before a certain time(A) instinctively (B) already (C) gradually (D) subjectively
- 183(A)危險物品運送人員處理危險物品運送事故預防、經由經驗學習即可。(B)危險物品運送人員是影響危險物品運送安全,及最先處理危險物品運送事故的人員,其對事故預防、應變及通報的知識、能力,直接影響災
- 191(A)道路危險物品運送人員訓練,取得罐槽車裝載運送訓練證明書,不可駕駛其他貨車運送危險物品。(B)道路危險物品運送人員訓練,取得罐槽車裝載運送訓練證明書,可駕駛其他貨車運送危險物品。
- 200(A)化學性文摘登記號碼(CASNo)是相類似物質經編給的號碼,在查詢上很方便。(B)化學性文摘登記號碼(CASNo)是每一種化學物質經編給的唯一號碼,在查詢上很方便。
內容推薦
- 202(A)化學防護衣物分類,以A級防護衣物為最高級。(B)化學防護衣物分類,以C級防護衣物為最高級。
- 211(A)作業場所之危害性,需依照公司工作守則及相關標示規定。 (B)若自己判斷作業場所無危害性,就可不必理會公司工作守則規定。
- 194(A)危險物品公路運輸的事故,不會發生爆炸及化學外洩等災害的事故。(B)危險物品公路運輸的事故,不單只是單純的擠壓、碰撞的車禍,而是會造成燃燒、爆炸及化學外洩等災害的事故。
- 186(A)駕駛人員宜詳細閱讀及善加應用汽車製造廠隨車附送之「汽車使用手冊」,以提高對所駕駛汽車的了解及正確使用的方法。(B)汽車製造廠隨車附送之「汽車使用手冊」,對駕駛人員沒有必要。
- 221(A)交叉路口綠燈輪至你通過,但不能保證安全通過。 (B)交叉路口綠燈輪至你通過,不用顧慮可安全通過。
- 203(A)一般灌氣容器不得與可發生混觸危險之其他物質混載。 (B)一般灌氣容器得與可發生混觸危險之其他物質混載。
- 212(A)運輸時若發生毒性化學物質大量洩漏時,須由近而遠對四周450公里內之居民進行疏散。(B)運輸時若發生毒性化學物質大量洩漏時,首先須由近而遠對四周1公里內及順風處10公里之居民進行疏散。
- 195(A)電氣火災時,除非確定其電源已關閉,否則不得用水來滅火。(B)電氣火災時,未切斷電源,可用水來滅火。
- 187(A)可燃性氣體鋼瓶洩漏時,應立即移往密閉處,以防其擴散。(B)可燃性氣體鋼瓶洩漏時,應立即移往空曠處,並注意防止火源。
- 222(A)裝載危險物品,溫度、濕度與通風都不影響其安全性。(B)裝載危險物品,應注意溫度、濕度與通風以免引起危險。
- 204(A)花生油火災屬於A類火災。(B)花生油火災屬於B類火災。
- 213(A)裝卸危險物品時,不用考慮撞擊、磨擦或用力拋放。(B)裝卸危險物品時,不可以撞擊、磨擦或用力拋放。
- 196(A)危險物品之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僅放置於場站內易於取得之處所即可,不須隨車攜帶。(B)危險物品之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除放置於場站內易於取得之處,並隨車攜帶。
- 188(A)未經檢查合格之容器可用來灌裝液化石油氣。(B)未經檢查合格之容器不得用來灌裝液化石油氣。
- 223(A)化學文摘社登記號碼就是聯合國編號。(B)化學文摘社登記號碼與聯合國編號不同。
- 205(A)滅火時,滅火劑須涵蓋燃燒物基部,滅火效果才會顯著。(B)滅火時,滅火劑須涵蓋燃燒物頂部,滅火效果才會顯著。
- 214(A)危險物品標誌及標示牌懸掛及黏貼之位置,應明顯且應高於輪胎上緣。(B)危險物品標誌及標示牌懸掛及黏貼之位置,應明顯且應高於保險桿上緣。
- 197(A)氧氣吸入之濃度不可太高。 (B)氧氣為維持生命所必須之元素,因此吸入之濃度愈高對人體愈有益。
- 189(A)引擎機油如變為乳白狀現象,表示機油已經混入冷卻水,需送廠檢修。(B)引擎機油如變為乳白狀現象,表示機油已經混入燃料油,需送廠檢修。
- 224(A)車輛耗費燃油之原因,係引擎機件不良所引起,與駕駛行為無關。(B)駕駛行為良好,可以減低車輛耗損與燃料消耗。
- 206(A)含量1%等於1,000ppm。(B)含量1%等於10,000ppm。
- 215(A)行駛高速公路前,應蒐集並了解各項交管制疏導措施及道路交通狀況。(B)行駛高速公路前,各項交管制疏導措施及道路交通狀況與本次行程無涉。
- 198(A)如在有低溫液體濺出之可能時,作業時全程須戴防護面罩或化學護目鏡、防凍手套。(B)如在有低溫液體濺出之可能時,作業時無必要戴防護面罩或化學護目鏡、防凍手套。
- 225(A)需添加同規格煞車油,可以確保煞車系統作用正常。 (B)同時混用不同廠牌、規格之煞車油,可以確保煞車系統作用正常。
- 207(A)毒性化學物質散裝運送之申報,其數量容許上下各百分之五以內誤差,但應自事實發生之日起三日內,以運送副聯向起運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報實際運送數量。(B)毒性化學物質散裝運送,其運送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