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9
(A)引擎機油如變為乳白狀現象,表示機油已經混入冷卻水,需送廠檢修。
(B)引擎機油如變為乳白狀現象,表示機油已經混入燃料油,需送廠檢修。
(A)引擎機油如變為乳白狀現象,表示機油已經混入冷卻水,需送廠檢修。
(B)引擎機油如變為乳白狀現象,表示機油已經混入燃料油,需送廠檢修。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88
統計:A(111),B(12),C(0),D(0),E(0)
內容推薦
- 214(A)危險物品標誌及標示牌懸掛及黏貼之位置,應明顯且應高於輪胎上緣。(B)危險物品標誌及標示牌懸掛及黏貼之位置,應明顯且應高於保險桿上緣。
- 205(A)滅火時,滅火劑須涵蓋燃燒物基部,滅火效果才會顯著。(B)滅火時,滅火劑須涵蓋燃燒物頂部,滅火效果才會顯著。
- 223(A)化學文摘社登記號碼就是聯合國編號。(B)化學文摘社登記號碼與聯合國編號不同。
- 188(A)未經檢查合格之容器可用來灌裝液化石油氣。(B)未經檢查合格之容器不得用來灌裝液化石油氣。
- 196(A)危險物品之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僅放置於場站內易於取得之處所即可,不須隨車攜帶。(B)危險物品之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除放置於場站內易於取得之處,並隨車攜帶。
- 213(A)裝卸危險物品時,不用考慮撞擊、磨擦或用力拋放。(B)裝卸危險物品時,不可以撞擊、磨擦或用力拋放。
- 204(A)花生油火災屬於A類火災。(B)花生油火災屬於B類火災。
- 222(A)裝載危險物品,溫度、濕度與通風都不影響其安全性。(B)裝載危險物品,應注意溫度、濕度與通風以免引起危險。
- 187(A)可燃性氣體鋼瓶洩漏時,應立即移往密閉處,以防其擴散。(B)可燃性氣體鋼瓶洩漏時,應立即移往空曠處,並注意防止火源。
- 195(A)電氣火災時,除非確定其電源已關閉,否則不得用水來滅火。(B)電氣火災時,未切斷電源,可用水來滅火。
內容推薦
- 206(A)含量1%等於1,000ppm。(B)含量1%等於10,000ppm。
- 215(A)行駛高速公路前,應蒐集並了解各項交管制疏導措施及道路交通狀況。(B)行駛高速公路前,各項交管制疏導措施及道路交通狀況與本次行程無涉。
- 198(A)如在有低溫液體濺出之可能時,作業時全程須戴防護面罩或化學護目鏡、防凍手套。(B)如在有低溫液體濺出之可能時,作業時無必要戴防護面罩或化學護目鏡、防凍手套。
- 225(A)需添加同規格煞車油,可以確保煞車系統作用正常。 (B)同時混用不同廠牌、規格之煞車油,可以確保煞車系統作用正常。
- 207(A)毒性化學物質散裝運送之申報,其數量容許上下各百分之五以內誤差,但應自事實發生之日起三日內,以運送副聯向起運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申報實際運送數量。(B)毒性化學物質散裝運送,其運送數
- 216(A)pH值低的物質災害現場,救災人員注意身體防護,無吸入性的危害。(B)pH值低的物質災害現場,救災人員除了身體防護外還要防止吸入性的危害。
- 199(A)危險物品運送人員應隨時採取防衛駕駛的措施,並具有禮讓與包容的駕駛道德。(B)危險物品運送人員應隨時採取防制措施,抵制其他駕駛人員之行為。
- 226(A)毒性化學物質運送聯單可於同一張聯單上填寫多種毒性化學物質及運送方式。(B)毒性化學物質運送聯單同一張聯單上填寫一種毒性化學物質及運送方式。
- 208(A)圖式中象徵符號有骷髏與兩根交叉腿骨者代表毒性物質。(B)圖式中象徵符號有骷髏與兩根交叉腿骨者代表環境汙染物質。
- 217(A)危險物品運送人員最重要的任務是運輸安全,即使危害認識不足或人力不足,仍可自行處理。(B)危險物品運送人員最重要的任務是運輸安全,在對物質之危害認識不足或人力不足之情況下,以通報及可行的簡易
- 227(A)容器吊起搬運時,不得直接使用電磁鐵、吊鏈與繩子。(B)容器吊起搬運時,得直接使用電磁鐵、吊鏈與繩子。
- 218(A)輸胎胎紋的功用主要在於排水,與抓地力較無關係。(B)輸胎胎紋的功用主要在於排水,與抓地力較有很大關係。
- 228(A)裝載危險物品如發現外洩、滲漏,應即停車妥善處理。(B)裝載危險物品如發現外洩、滲漏,即返場處理。
- 229(A)裝載危險物品車輛,個人防護具不用隨車攜帶。(B)裝載危險物品車輛,應隨車攜帶滅火器及個人防護具、物質安全資料表、危險物品運送人員專業訓練證明書等。
- 239(A)「安全防衛駕駛」的意義是在車禍發生後之損壞評估。(B)「安全防衛駕駛」的意義是在車禍發生前,能針對情勢作有效的預防。
- 230(A)危險物之包裝如發生破裂可略經修補後繼續搬運。(B)危險物之包裝破裂應實施安全防護,並妥善處理。
- 231(A)國家標準(CNS)15030「化學品分類及標示」等,將化學品分為27種,供工作場所及消費者標示。(B)國家標準(CNS)6864「化學品分類及標示」等,將化學品分為27種,供工作場所及消費
- 240(A)裝載危險物品如發生事故或災變並應迅即通知貨主及警察機關派遣人員與器材至事故災變現場處理,不用通報相關主管機關。(B)裝載危險物品如發生事故或災變並應迅即通知貨主及警察機關派遣人員與器材至事
- 249(A)氧氣瓶閥如過緊不可使用潤滑油。 (B)氧氣瓶閥如過緊可使用潤滑油,以利開啟。
- 232(A)處理人員接近事故現場時,直接接觸撒撥或洩漏之物質,,以了解事故狀況。(B)處理人員接近事故現場時,不得直接走近或接觸撒撥或洩漏之物質。
- 241(A)運送危險物品應向起運所在地之警察機關申請核發通行證。(B)運送危險物品應向起運地及車籍所在地公路監理機關申請核發通行證。
- 259(A)危險物品裝卸時,使用手鉤、摔擲或滾動均為容許。(B)危險物品裝卸時嚴禁使用手鉤、摔擲或滾動。
- 250(A)勞工在從事危害物質作業時雇主應告知其危害性。(B)勞工在從事危害物質作業時雇主無告知其危害性義務。
- 233(A)蒸氣密度小於1,表示其蒸氣比空氣重。(B)蒸氣密度大於1,表示其蒸氣比空氣重。
- 269(A)裝運過氧化物時,可日光直射,不用遮光性包覆。(B)裝運過氧化物時應避免日光直射,並作遮光性包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