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 孔子之宋,匡人簡子以甲士圍之,子路怒,奮戟將與戰,孔子止之曰:「惡有修仁義而不免世俗之惡者乎?夫詩書之不講,禮樂之不習,是丘之過也。若以述先生、好古法而為咎者,則非丘之罪也,命之夫!歌,予和汝。」子路彈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終,匡人解甲而罷。(選自:《孔子家語•困誓第二十二》) 下列何者行為不可取?【第六課】
(A)夫子制止子路說:「哪有修行仁義之人,改變不了世俗的兇暴呢?」
(B)匡人圍住孔子,因誤解孔子為陽虎,子路不悅,拿起兵器便要與他們對戰
(C)夫子教子路相和而歌,使得匡人認清了孔子的身份,自然地化去了禍患
(D)孔子以繼承周文化為己任,發揮勇者不懼的精神。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