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陳述古密直,知 建州 浦城縣,日有人失物。捕得,莫知的為盜者。述古乃紿之曰:「某廟有一鐘,能辨盜,至靈。」使人迎置後閣祠之,引群囚立鐘前,自陳:「不為盜者,摸之則無聲,為盜者摸之則有聲。」述古自率同職禱鐘,甚肅,祭訖,以帷圍之,乃陰使人以墨塗鐘。良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驗其手,皆有墨,唯有一囚無墨。訊之,遂承為盜。蓋恐鐘有聲不敢摸也。 (沈括 夢溪筆談‧卷十三‧權智)註:1.的:確實,真正。2.EA紿:欺騙。A3.EA後閣:我國古代一組建築中位於最後的樓房。A4.EA同職:同事。舊社會指同在一部門作官的人。A5.EA帷:布幕。
38.陳述古祭鐘後「以帷圍之」其目的為何?
(A)不想讓人發現陳述古躲於鐘後
(B)期望鐘能發出最大的靈力捉盜
(C)不想讓嫌犯看見鐘已塗上墨汁
(D)可以使鐘不會隨意發出聲音來。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