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 (甲)蘇洵; (乙)蘇軾; (丙)蘇轍。(子)文學全能之士,行文汪洋宏肆,詞風豪邁,與辛棄疾並稱; (丑)文源《史記》,《國策》,為文風格古勁簡直,奇峭雄拔,有先秦風,應試不第,曾自嘲:「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難,小兒如拾芥。」(寅)讀書學禪以終,文汪洋澹泊,體氣高妙。試問上述人名與敘述的搭配,以下選項何者正確?
(A) (甲)(丑)
(B) (乙) (寅)
(C) (丙) (子)
(D)以上皆非。
(A) (甲)(丑)
(B) (乙) (寅)
(C) (丙) (子)
(D)以上皆非。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66667
統計:A(17),B(6),C(2),D(3),E(0)
內容推薦
- ( )下列何句沒有使用借代修辭格? (A)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B)雖非甲冑士,疇昔覽穰苴 (C)鉛刀貴一割,夢想騁良圖 (D)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 下列「 」中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風至,硫氣甚「惡」 (B)男有分,女有「歸」/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C)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蓋」文章經國之大業,
- 《夢溪筆談.石油》:「予疑其煙可用,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為之,其識文為『延州石液』者是也。」關於這段文字之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沈括以煤礦之灰做墨條,且大量製造 (B)
- 蘇洵的〈六國〉,借六國賂秦而亡,以諷宋朝對遼、夏的怯懦政策,請問文中最具有「以古鑑今」的選項是 (A)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B)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 (C
- ( )越石父認為知己應如何被對待 ?(A)受到尊重 (B)滿足所有需求 (C)隨時噓寒問暖 (D)介紹好朋友
- ※南亞的宗教信仰複雜,表中是南亞五國在西元2000年的宗教信仰人口統計資料(單位:%)。印度、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分別對應何者? (A)戊甲丁乙丙 (B)甲戊乙丁丙 (C)甲
- 下列各組「之」字的字義,何者兩兩相異 (A)晤言一室「之」內/暮春「之」初 (B)及其所「之」既倦/不知老「之」將至 (C)人非生而知「之」/不能喻「之」於懷 (D)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趨而
- 下列有關《夢溪筆談.磁石指南》一則的說明,錯誤的是: (A)方術之士發現用天然磁石磨鐵針,能使鐵針磁化 (B)沈括指出磁針「常微偏東,不全南也」的磁偏角現象 (C)文中介紹四種裝置法,分別為水浮
- 〈六國〉:「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意謂六國諸侯若欲制秦,積極的作為應當是: (A)堅守其土,義不賂秦 (B)集天下財力,破釜
- ( )晏子列傳,下列解釋何者正確 ?(A)縲紲:監獄 (B)入閨:進入外室 (C)請絕:交朋友 (D)詘:困難
內容推薦
- 「人不獨親其親」,句中第一個「親」字為動詞、第二個「親」字為名詞。請問以下「 」中的兩個字,何者不屬於如此的結構? (A)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B)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C)「
- ( )下列「 」內何者不是借代? (A)無「車馬」喧 (B)「結廬」在人境 (C)「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D)「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 ( )陳芳明<晚餐>,下列解釋何者正確 ?(A)累贅:多餘 (B)淌:走路 (C)端詳:作夢 (D)異域:本國力
- 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一句中,去的是什麼,取的又是什麼? (A)去的是「外在巧詐多欲的生活」,取的是「內在樸質無欲的生活」 (B)去的是「經世濟民之心」,取的是「獨善其身之心」 (
- 〈大同與小康〉:「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意謂: (A)求人不如求己 (B)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C)物盡其用,人盡其才,以服務為目的 (D)心存感激,功成不
- 下列「見」字,與「是以見放」用法相同的是: (A)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B) 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 (C)匹夫「見」辱,拔劍而起 (D)夫人善於自「見」。
- ( )陶淵明在其詩文中常用鳥的意象為喻,以表達其心境,如:鳥倦飛而知還(〈歸去來辭〉);飛鳥相與還;眾鳥相與飛(〈詠貧士〉之一);羈鳥戀故林(〈歸園田居〉之一);眾鳥欣有托(〈讀山海經〉之一)。
- 考古學家說,此一文化遺址群裏的一部分遺址出現的鳥頭形陶器,與某一西拉雅族的「公廨」旁的那兩隻鳥完全一樣,所以有堅強的證據說明此文化屬於西拉雅族。請問考古學家所說的是哪個文化? (A)靜浦文化
- 〈小國寡民〉:「雖有舟輿,無所乘之。」呼應下列何句 (A)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B)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C)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D)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 〈大同與小康〉:「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從以上句子可知孔子生逢 (A)大同世界 (B)小康社會 (C)昇平之世 (D)亂世之中。
- 「你舉目四望,看見大家或聚或散 (甲)曾經在意的得失多麼令人疲憊/(乙)想到人生是多麼的短暫/(丙)或共飲或獨酌,忽然感慨萬千/(丁)那些有的沒有的牽掛與追求 遠不如這樣的春天痛飲幾杯、忘懷一切」
- 近代歐洲的民主政治導源於英國,但盛行於法國,自法國大革命以來六十多年中,發生三次反專制的革命,終於確立民主政 治。請問:法國史上的七月革命及二月革命發生在圓中那一歷史階段? (A)乙(B)丙(C)
- 《典論.論文》:「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意謂 (A)立國大業,需要文化來陪襯 (B)三不朽,以「立言」最可貴 (C)立言之不
- 〈大同與小康〉:「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意謂 (A)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B)人各得其所、各盡其分 (C)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D)親親而
- 下列關於〈蘭亭集序〉的敘述,請選出說明不正確的選項 (A)王羲之等人在風景幽絕的蘭亭宴飲,有這麼一個遊戲:把酒杯盛酒放在溪水之中,讓它隨水飄流。杯子停下來時,坐在近處的人就應取觴飲酒 (B)全文
- 〈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乃藉喻 (A)君子道消,小人道長 (B)潔身自好者於亂世仍不改節操 (C)禍福相倚,勿以一時之禍福而悲喜 (D)不拘於物,與世推
- 〈大同與小康〉一文的大同世界中「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與下列何者意思相同 (A)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B)知雄守雌,不敢為天下先 (C)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D)老吾老以及
- 下列詩歌,何者不是歌詠屈原 (A)誰道恃才輕絳、灌,卻將惆悵弔湘川 (B)不勞〈漁父〉重相問,自有〈招魂〉拭淚巾 (C)不肯迂迴入醉鄉,乍吞忠梗沒滄浪 (D)〈天問〉復〈招魂〉,無因徹帝閽。豈知
- 關於《老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韻散結合之文體,有如格言 (B)共分二篇,上篇主要論述「道」,下篇主要說明「德」 (C)認為儒家談的道德,是一種干擾與破壞,故主張「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 下列關於《夢溪筆談》的說明,正確的有: (A)為南宋著名科學著作,沈括所著,共二十六卷 (B)全書按內容可分十七類,採條文式編排,以一種隨手筆錄的文體,形式自由的筆記體裁寫成 (C)保存了中國中
- 下列關於《禮記》的敘述何者正確? (A)原是附於《周禮》的「記」,後才屬獨立成書 (B)各篇作者不可知,大抵為孔門後學者所記 (C)西漢戴德所編的為《大戴禮記》,戴聖所編的則為《小戴禮記》,皆屬
- 一鎂金屬製之球體壓力容器厚0.10吋,平均直徑為D=250吋,允許抗拉應力為12500psi,此容器之安全内壓為何?(A) 10 psi(B) 20 psi(C) 30 psi(D) 25 psi
- 下列關於「大同之治」與「小康之治」的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就時間而言:前者是五帝時期;後者是三代時期 (B)就精神內涵而言:前者是天下為公,以仁為治;後者天下為家,以禮義為紀 (C)就政治
- 二立式等高之鋼管製容器,直徑分別為D1及D2,D1=D2,内裝滿水,在最大周向應力相 等的條件下,其管厚比t1 : t2為何?(A) 1/4(B)4(C)2(D) 1/2
- 1以左圖為例,下列哪個迴路圖操作功能為氣壓缸在〝雙手都按下才伸出、雙手都放開才縮回〞(A) (B)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