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6. -NO2,-SO3H,-CHO,-C2H5等四種取代基中,何者為釋放電子取代基?
(A)-NO2
(B)-SO3H
(C)-CHO
(D)-C2H5。
(A)-NO2
(B)-SO3H
(C)-CHO
(D)-C2H5。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0),D(3),E(0)
內容推薦
- 明代以後,中國稱呼臺灣全島或部分臺灣的名稱有:小琉球、____、____和臺灣。
- ( )(3)熱蘭遮城。
- 南非高原、德干高原、巴西高原等地形區,具有陸塊形成時間久遠、地形相對平坦和金屬礦產資源豐富等特徵。圖(八)是世界板塊分布圖,根據上述三區於圖中的分布位置推論,圖中何地也有相同特徵? (A)甲(
- ( )(3)日本。
- 西元 1642 年,荷蘭人將____驅離臺灣,達到獨占臺灣的目的。
- 中國歷代對臺灣的稱呼不少,元代稱臺灣為____。
- ( )(2)紅毛城。
- 中國 山西省某城市曾被列為汙染嚴重的城市。以下是某電視臺對該城市的報導:「長期以來,黑色的粉塵瀰漫在空中,嗆人口鼻;上午十點居然看不到太陽,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它就在上頭。水是棕黑色的,發出惡臭的氣
- ( )(2)明代。
- 十六世紀在臺灣活動的日本人,除了商人與海盜外,日本政府也曾數次派兵來臺,直到日本實行____政策,日人在臺灣的活動才暫時停止。
內容推薦
- ( )(4)聖多明哥城。
- 明代時在中國沿海活動的海盜,起初以____、____作為走私與劫掠的據點。
- 指針式三用電錶歸零校正係用於量測(A)電阻(B)電壓(C)電流(D)電容。
- 2乙烯與硫酸作用後水解,將可得到下列何種生成物? (A)乙烷(B)乙醚(C)乙醇(D)乙醛。
- ( )(3)滬尾。
- ( )(5)聖薩爾瓦多城。
- 明代因____積極對外擴張,政府於是派兵進駐澎湖防衛。
- 將游標卡尺的主尺 19 ㎜等分為副尺的 20 格,則該游標卡尺之精度為(A)0.01 ㎜(B)0.15 ㎜(C)0.2 ㎜(D)0.05 ㎜。
- 2碘乙烷與氫氧化鉀的酒精溶液共熱後,將可得到下列何種生成物? (A)乙烷(B)乙醚(C)乙烯(D)乙醛。
- 西元 1620 年,由於明朝政府派兵進駐澎湖,海盜領袖____率領其部眾到臺灣發展。
- 十五世紀(明朝初年)中國政府為防範海盜,實行____政策,但仍有人為了生計出海捕魚或從事走私貿易。
- 2烯類與冷的過錳酸鉀溶液反應後,將可得到下列何種生成物? (A)一元酸及氧化亞錳(B)二元酸及三氧化二錳(C)一元醇及三氧化二錳(D)二元醇及二氧化錳。
- 荷蘭人統治南臺灣達 38 年,直到被____擊敗後才退出臺灣。
- 十七世紀最早東來臺灣的歐洲人是____人,其曾兩度占領澎湖,為明代政府逼退;西元 1624 年轉而占領____南部。
- 荷蘭人占領臺灣後,在今臺南安平建____,又在____建商業市鎮。
- 十六世紀末時,日本商人與海盜開使用____或____等名稱來稱呼臺灣。
- 日本海盜因明朝政府的圍剿,開始轉往臺灣島活動,活動地點多在____、____及____等地區。(請寫出舊地名)
- 下圖所示之分厘卡尺讀數是 (A)88 ㎜(B)38 ㎜(C)42 ㎜(D)38 ㎜ 。
- 從十五世紀末葉開始,歐洲國家為尋找貿易據點,紛紛到世界各地從事探險,在亞洲方面,因____位處西太平洋南北航線的交會處,因而成為各國競相爭奪的目標之一。
- ( )(2)金門。
- ( )(2)甲地的經緯度為何? (A)東經 70 度,南緯 40 度 (B)東經 70 度,北緯 40 度 (C)西經70 度,南緯 40 度 (D)西經 70 度,北緯 40 度。
- ( )(4)多岬角與海灣。
- 十七世紀初期,____曾兩度占領____,但均為明朝政府逼退,因此轉而侵略當時尚未成為明朝版圖的臺灣。
- ( )(3)東沙島。
- ( )(2)臺灣海岸線最曲折的一段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