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9. 烯類與冷的過錳酸鉀溶液反應後,將可得到下列何種生成物?
(A)一元酸及氧化亞錳
(B)二元酸及三氧化二錳
(C)一元醇及三氧化二錳
(D)二元醇及二氧化錳。
(A)一元酸及氧化亞錳
(B)二元酸及三氧化二錳
(C)一元醇及三氧化二錳
(D)二元醇及二氧化錳。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0),D(3),E(0)
內容推薦
- 西元 1620 年,由於明朝政府派兵進駐澎湖,海盜領袖____率領其部眾到臺灣發展。
- 2碘乙烷與氫氧化鉀的酒精溶液共熱後,將可得到下列何種生成物? (A)乙烷(B)乙醚(C)乙烯(D)乙醛。
- 將游標卡尺的主尺 19 ㎜等分為副尺的 20 格,則該游標卡尺之精度為(A)0.01 ㎜(B)0.15 ㎜(C)0.2 ㎜(D)0.05 ㎜。
- 明代因____積極對外擴張,政府於是派兵進駐澎湖防衛。
- ( )(5)聖薩爾瓦多城。
- ( )(3)滬尾。
- 2乙烯與硫酸作用後水解,將可得到下列何種生成物? (A)乙烷(B)乙醚(C)乙醇(D)乙醛。
- 指針式三用電錶歸零校正係用於量測(A)電阻(B)電壓(C)電流(D)電容。
- 明代時在中國沿海活動的海盜,起初以____、____作為走私與劫掠的據點。
- ( )(4)聖多明哥城。
內容推薦
- 十七世紀最早東來臺灣的歐洲人是____人,其曾兩度占領澎湖,為明代政府逼退;西元 1624 年轉而占領____南部。
- 荷蘭人占領臺灣後,在今臺南安平建____,又在____建商業市鎮。
- 十六世紀末時,日本商人與海盜開使用____或____等名稱來稱呼臺灣。
- 日本海盜因明朝政府的圍剿,開始轉往臺灣島活動,活動地點多在____、____及____等地區。(請寫出舊地名)
- 下圖所示之分厘卡尺讀數是 (A)88 ㎜(B)38 ㎜(C)42 ㎜(D)38 ㎜ 。
- 從十五世紀末葉開始,歐洲國家為尋找貿易據點,紛紛到世界各地從事探險,在亞洲方面,因____位處西太平洋南北航線的交會處,因而成為各國競相爭奪的目標之一。
- ( )(2)金門。
- ( )(2)甲地的經緯度為何? (A)東經 70 度,南緯 40 度 (B)東經 70 度,北緯 40 度 (C)西經70 度,南緯 40 度 (D)西經 70 度,北緯 40 度。
- ( )(4)多岬角與海灣。
- 十七世紀初期,____曾兩度占領____,但均為明朝政府逼退,因此轉而侵略當時尚未成為明朝版圖的臺灣。
- ( )(3)東沙島。
- ( )(2)臺灣海岸線最曲折的一段海岸。
- ( )(5)臺北陽明山。
- 辨別金門、馬祖的差異,在括號內填入適當的答案。(A)金門 (B)馬祖( )(1)地形起伏較大,不利於農業發展。
- 荷蘭人統治原住民的方式,是先以武力征服,然後透過各____選出的____統治各部落原住民。
- ( )(4)蘭嶼。
- ( )(3)高山與深海相臨,沿岸平原狹窄,海水較深。
- 下列各離島的敘述,請做正確的配對。(A)澎湖群島 (B)龜山島 (C)金門 (D)太平島( )(1)臺灣地區緯度最低的島嶼。
- ( )(2)位於閩江口外。
- 右圖為臺灣地區某次地震強度分布圖,高雄站測得地震強度為3 級,地震規模為2,理論上臺南站測得之地震強度為X 級,地震規模為Y,有關X、Y 值的大小,下列何者正確? (A) X=3,Y>2
- ( )(5)馬祖。
- ( )(4)多沙灘、沙洲與潟湖地形。
- ( )(2)位於臺灣東北部的宜蘭外海。
- ( )(3)位於廈門灣口外。
- 荷蘭以臺灣作為國際貿易轉運站,與____、____及____等地區發展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