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四、為何蓋革計數器在量測高輻射劑量率時需要有焠熄(Quenching)的功能?試說明該計數器如何達成焠熄的功能?(15 分)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五個雙壓閥串聯迴路,最多有幾個輸入點同時動作才有輸出?(A)5(B)6(C)7(D)8。
- 在等溫下,某個控制閥的有效斷面積為 6 ㎜ 2,入、出口壓力分別 5kgf/㎝ 3kgf/㎝ 2-G,則其通過流量為((A)4 l/sec(B)6 l/sec(C)0.45 l/se
- 三、吾人從事古生物年代鑑定,從地層下方取得一古木試樣並測量其燃燒後之 CO2,得知 14CO2 的放射性比活度為 875 Bq/g。若今再從鄰近微生物試樣所得的 14CO2 的放射性比活度為 3063
- ( ) 請問下圖的首席是哪一桌? (A)A桌 (B)B桌 (C)C桌 (D)D桌
- 須要精密指示壓力微小變化的場合,壓力錶應選用下列那一個等級?(A)0.5(B)0(C)5(D)0。
- 油壓緩衝器的抵抗力大小和下列何種因素無關?(A)運動物體的質量(B)運動體的速度(C)緩衝器的節流孔口大小(D)大氣壓力。
- 二、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的設計,世界各國皆採「多重障壁」的概念,也就是利用多項的防護措施,隔絕放射性廢棄物於生活環境之外。試問這些「多重障壁」包含那些?請分別說明之。(20 分)
- ※下表是 ~ 年全球重要咖啡生產國的產量。請回答下列問題:表中咖啡生產國分布於哪裡? (A)北美洲、東亞、西非 (B)西亞、西歐、澳洲 (C)南美洲、東南亞、東非
- IC設計主要廠商有聯發科等,由此可以看出現代工業的哪些特徵?(甲)生產標準化;(乙)專業生產;(丙)水平分工;(丁)水平整合;(戊)垂直分工。 (A)甲乙 (B)乙丙 (C)丁戊 (D
- ※右上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圖。請問: 若站在圖中「乙」處,能看到甲~己哪些地點?(A)甲、丙、丁 (B)甲、丁、戊 (C)丙、戊、己 (D)丙、丁、戊。
內容推薦
- 壓力降與下列何者成反比?(A)管長(B)管徑(C)分歧管數(D)彎管數。
- 已知100 keV的光子與碳(Z=6)作用的原子衰減係數為0×10-28 m2/atom,則其電子衰減係數(m2/electron)為何?(A)5×10-29(B)0×10-29(C)
- 五、今有一 0.5 mCi 之點射源,發出加馬射線(已知其 Γ=0.5 R-m2/Ci-h),穿過 2 個半值層(HVL)的屏蔽後,再射入距離 5 公尺處之操作人員,試問在該人員處的曝露率為多少 mR
- 在室溫 25℃的環境下,有支噴嘴使用 5kgf/cm2 的氣壓源,在噴嘴口有水滴產生,為了排除滴水而加裝冷凍式乾燥機,其設定的壓力露點應為(A)25℃(B)4℃(C)7℃(D)0℃ 才能改善
- 下列何者屬於不連續的能譜?(A)制動輻射之能譜(B)β-蛻變放出的β-粒子之動能(C)β+蛻變放出的β+粒子之動能(D)α蛻變放出的α粒子之動能
- 六、今有一母核在蛻變過程中產生一正電子,試問正電子所攜帶的最大能量為多少 MeV?(已知母核與子核的原子質量分別為 00570033551 amu)(15 分)
- 有一系列衰變,其母核的衰變常數(λ)為0.1 h-1,子核的衰變常數為0.2 h-1,則幾小時後子核會達到最大量?(A)9(B)5(C)20(D)23
- 文藝復興是歐洲史上的大事,下列有關文藝復興的敘述,哪一項是「不」合乎史實的? (A)文藝復興的特質是強調古希臘羅馬文化精神的人文主義 (B)文藝復興運動源自義大利北部城市 (C)文藝復興運動開始
-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錯別字?(A)老人家的想法跟深柢固,很難改變(B)月光篩灑而下,地上樹影班斕,尤為絕妙(C)陰陽潛移,春秋代序,物類衰榮均暗合此法(D)寒冬凜烈,下雪的日子,寒氣更是砭人肌骨
- 他不僅是傑出的畫家,在建築、雕刻、科學、哲學、軍事學……等各方面都有傲人成就,多才多藝的他堪稱「全能的文藝復興人」的典型代表。請問他是誰? (A)達文西 (B)米開朗基羅 (C)拉斐爾 (D)馬
- .有關十字軍運動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拓展歐洲人的視野與提升文化水準 (B)間接為各國王權的擴張排除障礙 (C)促使歐洲商業復甦,帶動城市興起 (D)保護拜占庭帝國,免被塞爾柱土
- 在西斯汀大教堂的天花板壁畫「創造亞當」、「亞當、夏娃的原罪」與祭壇上的聖畫「最後的審判」是何人的作品? (A)米開朗基羅 (B)達文西 (C)拉斐爾 (D)包提柴利
- 十七世紀科學革命時代,實由十六世紀天文學革命肇始,此時學者輩出,其中何人首創將數學和實驗結合,用於研究自由落體及慣性運動,並將慣性現象用解釋地球繞日的說法? (A)克卜勒 (B)伽利略 (C)牛
- 中古後期,商業復甦與城市興起的背景,下列何者為「非」? (A)農耕技術進步 (B)黑死病爆發,促使社會階層流動 (C)人口增加 (D)十字軍運動促使東西國際貿易有長足發展
- 十四世紀時,一位拜占庭學者到義大利去旅遊考察。他對義大利的觀感,最可能是下列哪一項? (A)對義大利的落後和民俗鄙陋大加批評 (B)對義大利的商業貿易興盛感到印象深刻 (C)對伽利略的科學成就讚
- 下列有關工業革命的敘述,何者正確? (A)工業革命最先發生於十九世紀的英國 (B)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特徵在於機器的發明代替了手工業 (C)工業革命只有帶給人類正面的效用 (D)工業革命使十九世紀時
- 針對歐洲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看法,何者正確? (A)首次提出太陽為宇宙中心說 (B)啟蒙運動促成了科學革命 (C)科學革命提出了新的宇宙觀,以機械的觀點解釋宇宙自然 (D)學者們以沙龍為學術交流的
- 經過某人的改良,使原本只能在礦業中使用的蒸汽機,可以廣泛應用在各種機器上,利於一般工廠的運作,成為主要動力。請問此人是誰? (A)哥白尼 (B)愛迪生 (C)牛頓 (D)瓦特
- 下列有關笛卡兒的敘述,何者正確? (A)被譽為是近代科學革命的集大成人物 (B)認為懷疑是追尋真理的第一步 (C)提出歸納法 (D)一個合理健全的體制必須是權力制衡(E)提出演繹法
- 今有一反應 ,請問下列何種敘述符合此反應式?(A)中子衰變(B)α衰變(C)核分裂(D)核融合
- 有關工業革命後對歐洲人口的影響,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歐洲死亡率急降,人口急速增加 (B)都市化最先於美國開始 (C)十九世紀初歐洲掀起一股移民新大陸的浪潮 (D)人口結構中工業人口減少,農
- 下列哪一畫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題材常出現生活富裕享樂的中產階級? (A)雷諾瓦 (B)杜米埃 (C)哥雅 (D)達文西
- 雕塑家羅丹參觀博物館,面對一些人物塑像時,曾有感而發說:「瞧!伏爾泰對面的盧梭,目光中含有無限精微的氣息,那是十八世紀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們都是懷疑者,他們批評從古代以來認為天經地義的『道理』,
- 在一般情況,依下列各圖所示,兩個要素間關係正確的是 (A)甲乙丙 (B)甲丁戊 (C)甲乙丁 (D)乙丙丁。 甲 乙 丙 丁 戊
- 有關歐洲工業革命的背景,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農業技術改良使得有剩餘的人力和物力 (B)地理大發現使歐洲盛行民族主義 (C)歐洲列強向外掠奪殖民地,擴大了市場和原料的供應 (D)自科學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