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 在一般情況,依下列各圖所示,兩個要素間關係正確的是
(A)甲乙丙
(B)甲丁戊
(C)甲乙丁
(D)乙丙丁。 甲
乙
丙
丁
戊 
(A)甲乙丙
(B)甲丁戊
(C)甲乙丁
(D)乙丙丁。 甲





參考答案
答案:D[無官方正解]
難度:非常困難0.166667
統計:A(3),B(3),C(5),D(3),E(0)
內容推薦
- 下列哪一畫家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題材常出現生活富裕享樂的中產階級? (A)雷諾瓦 (B)杜米埃 (C)哥雅 (D)達文西
- 有關工業革命後對歐洲人口的影響,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歐洲死亡率急降,人口急速增加 (B)都市化最先於美國開始 (C)十九世紀初歐洲掀起一股移民新大陸的浪潮 (D)人口結構中工業人口減少,農
- 今有一反應 ,請問下列何種敘述符合此反應式?(A)中子衰變(B)α衰變(C)核分裂(D)核融合
- 下列有關笛卡兒的敘述,何者正確? (A)被譽為是近代科學革命的集大成人物 (B)認為懷疑是追尋真理的第一步 (C)提出歸納法 (D)一個合理健全的體制必須是權力制衡(E)提出演繹法
- 經過某人的改良,使原本只能在礦業中使用的蒸汽機,可以廣泛應用在各種機器上,利於一般工廠的運作,成為主要動力。請問此人是誰? (A)哥白尼 (B)愛迪生 (C)牛頓 (D)瓦特
- 針對歐洲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看法,何者正確? (A)首次提出太陽為宇宙中心說 (B)啟蒙運動促成了科學革命 (C)科學革命提出了新的宇宙觀,以機械的觀點解釋宇宙自然 (D)學者們以沙龍為學術交流的
- 下列有關工業革命的敘述,何者正確? (A)工業革命最先發生於十九世紀的英國 (B)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特徵在於機器的發明代替了手工業 (C)工業革命只有帶給人類正面的效用 (D)工業革命使十九世紀時
- 十四世紀時,一位拜占庭學者到義大利去旅遊考察。他對義大利的觀感,最可能是下列哪一項? (A)對義大利的落後和民俗鄙陋大加批評 (B)對義大利的商業貿易興盛感到印象深刻 (C)對伽利略的科學成就讚
- 中古後期,商業復甦與城市興起的背景,下列何者為「非」? (A)農耕技術進步 (B)黑死病爆發,促使社會階層流動 (C)人口增加 (D)十字軍運動促使東西國際貿易有長足發展
- 十七世紀科學革命時代,實由十六世紀天文學革命肇始,此時學者輩出,其中何人首創將數學和實驗結合,用於研究自由落體及慣性運動,並將慣性現象用解釋地球繞日的說法? (A)克卜勒 (B)伽利略 (C)牛
內容推薦
- 1851年5月,英國舉辦首次「萬國博覽會」,以展示工業革命的各項技術發明。請問在這次博覽會中,遊客能看到什麼新奇的展示品? (A)太空梭 (B)液晶螢幕 (C)電腦 (D)火車
- 有關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發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古典拉丁文的復興是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文學發展 (B)方言文學在文藝復興時期也逐漸受到重視 (C)但丁著有十日談,是以黑死病流行的時代為
- (二)請分析兩者在工業應用、操作能源耗用及分離效率之優缺點。(10 分)
- 工業革命為何促使人口增加? (A)生產力提高 (B)公共衛生觀念進步 (C)醫療技術進步 (D)以上皆是
- 啟蒙哲士伏爾泰談到「誰是最偉大的人」時說:真正偉大的人不是凱撒、亞歷山大,這個人必須獲得上天賦予的天分,並以此照亮人們的心智。政治和軍事家奴役生靈,這個人則以真理的力量引領我們的心;他了解宇宙,
- ⑵請說明圖中的 A、B、C 三個能峰的名稱與產生方式。
- 近代工業革命的主要動力之一是技術的創新。在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中,英國工業的技術創新如何產生? (A)科學革命發現新理論,工業家將這些理論直接應用於生產,帶來技術的創新 (B)時值啟蒙運動,哲士熱
- 有關三十年戰爭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屬於宗教紛爭 (B)發生於十七世紀 (C)促成歐洲列國分立大致成形 (D)歐洲形成一統的基督教世界
- 下列人物和其所主張的主義,何者配對正確? (A)梅特涅:自由主義 (B)德拉克拉瓦:寫實主義 (C)米勒:浪漫主義 (D)馬克思:社會主義
- ⑶依圖計算此碘化鈉閃爍偵檢器的能量解析度為多少?
- 下列何者是社會主義者的理論? (A)希望消弭貧富不均 (B)建立階級平等的社會 (C)建立公平正義的社會 (D)以上皆是
- 工業革命最早發生在哪一個國家? (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德國
- 下圖告示牌所需之杉木企口板數量約為(A)25(B)38(C)56(D)65 才。
- 下列事件依時間先後排列順序,何者正確? (A)義大利文藝復興、天文學革命、科學革命、啟蒙運動 (B)義大利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天文學革命、啟蒙運動 (C)天文學革命、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義大利文
- 在直流電路分析中較不會使用下列何者?(A)重疊定理 (B)米勒定理 (C)戴維寧定理 (D)諾頓定理
- 英國是在哪一場革命之後確立了議會政治? (A)光榮革命 (B)工業革命 (C)農業革命 (D)清教徒革命
- .如果你來到中古時期的義大利佛羅倫斯城,下列何者「並非」事實? (A)義大利擁有豐富的古典文化資源 (B)尋找但丁的故居,去感覺一下這位文學家在創作時的心情 (C)感受馬丁路德攻擊羅馬教廷的正義
- 十八世紀英國小說家哥爾德斯密斯在他的詩歌《荒村》描寫道:「曾多少次,我在你那甜美迷人的景色前停留……這片土地正遭遇著厄運,它是來勢凶猛的災難……財富在積累,人口在凋零……。」請問這首詩的背景是
- ( C )(程式七) 執行後,S的值為何?(A)63 (B)22 (C)33 (D)27
- 法國於何時實施全歐洲最早的成男普選制? (A)法國大革命的國民會議階段 (B)法國大革命的立法會議階段 (C)七月革命後 (D)二月革命後
- 工業革命造成許多新的問題,如人口增加、貧富不均、勞工階級受到不平等待遇等。於是一些知識分子紛紛提出理論來解決工業革命的弊端。請問下列何人不包括其中? (A)馬克思 (B)歐文 (C)羅伯斯比 (
- 承上題,K+J的值為何?(A)17 (B)16 (C)12 (D)14N = 0For I = 1 To If I Mod 17 = 0 Then N = N +
- 下列地區和所發生的歷史事件配對,何者正確? (A)義大利是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起源地 (B)德意志是文藝復興的起源地 (C)法國是啟蒙運動的重鎮 (D)英國是天文學革命的起源地
- 關於繼承人特留分比例之規定,下列何者有誤?(A)配偶與直系血親卑親屬之特留分,皆為其應繼分之 2 分之 1(B)父母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之 2 分之 1(C)兄弟姊妹之特留分,為其應繼分之 3 分
- (程式八)執行後,N的值為何?(A)3 (B)4 (C)2 (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