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7. 下列何種金屬接合法之接頭效率高、強度與母材接近、工件重量較輕、成本較低
(A)鉚接
(B)螺栓
(C)銲接
(D)鍛接 。
(A)鉚接
(B)螺栓
(C)銲接
(D)鍛接 。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鋼料銲接,那一種銲法的銲著速率最高 (A)一般手工電銲 (B)TIG 銲 (C)MIG 銲(D)潛弧銲 。
- 高碳鋼銲接後急冷則 (A)強度降低 (B)韌性增加 (C)機械加工困難 (D)硬度降低。
- 工具鋼之銲接性較低碳鋼 (A)容易 (B)困難 (C)差不多 (D)要求較低 。
- 俗稱輕金屬之鋁及鎂等,其比重為 (A)4 以下 (B)5~7 (C)8~10 (D)11~14 。
- 鋼材銲件之含碳量愈高,則需預熱的溫度應 (A)愈高 (B)愈低 (C)愈短 (D)愈淺
- 下列金屬中較不適用於一般手工電銲 (A)不銹鋼 (B)鋁 (C)低碳鋼 (D)鑄鐵 。
- 鋼材銲件之含碳量愈低,銲接作業時 (A)愈容易 (B)愈困難 (C)需預熱 (D)需後熱。
- 鋼材銲接時材質含碳量越高,施銲時 (A)較易 (B)較難 (C)不影響 (D)加高電壓 。
- 下列作業方式,何者不適於高碳鋼材銲接? (A)預熱 (B)後熱 (C)急冷 (D)鎚擊 。
- 銅的熔點比鐵約 (A)高 1000℃ (B)高 500℃ (C)低 500℃ (D)低 1000℃ 。
內容推薦
- 下列銲法中不屬於電弧銲法是 (A)潛弧銲法 (B)一般手工電弧銲法 (C)TIG 銲法(D)電阻銲法 。
- 金屬之接合需靠壓力之銲接法稱 (A)熔銲法 (B)鑞銲法 (C)壓銲法 (D)銅銲法 。
- Is that _____ English comic book new?(A) an (B) the (C) a (D) x
- 在銲接法中不需氣體及銲藥保護的是 (A)潛弧銲 (B)MIG 銲 (C)TIG 銲 (D)電阻銲 。
- 用氬氣加 CO2 為保護氣體之銲法是 (A)潛弧銲 (B)TIG 銲 (C)MAG 銲 (D)摩擦銲。
- CO2 半自動電銲法用於 (A)鈦金屬 (B)鋁金屬 (C)銅金屬 (D)碳鋼 。
- 母材靠熔化而接合的方法稱為 (A)鑞銲 (B)熔接 (C)壓接 (D)鉚接 。
- 使用氬氣鎢極銲法(TIG 銲法)較一般手工銲接速度 (A)慢 (B)快 (C)相同 (D)不一定 。
- 下列銲接法中銲接溫度最高的是 (A)熔銲 (B)壓銲 (C)鑞銲 (D)氣銲 。
- 一般手工電銲是屬於 (A)熔銲法 (B)鑞銲法 (C)壓銲法 (D)銅銲法 。
- 直徑 4 公厘的銲條相當於英制 (A)3/32 吋 (B)1/8 吋 (C)5/32 吋 (D)3/16 吋 。
- 銲藥經電弧燃燒之後稱為 (A)銲劑 (B)熔渣 (C)塗料 (D)銲淚 。
- 下列違反電銲條銲藥作用的是 (A)穩定電弧 (B)加速銲道冷卻 (C)產生銲渣 (D)添加合金所需元素 。
- 增加沃斯田鐵系不銹鋼銲道內肥粒鐵量之元素為 (A)碳 (B)鎳 (C)錳 (D)鉻 。
- 沃斯田鐵系不銹鋼的敏化原因是 (A)碳化鉻析出 (B)麻田散鐵變化 (C)初析肥粒鐵 (D)銲道氫含量過多 。
- 決定電銲條直徑大小主要的因素是 (A)銲條的存量 (B)技術的程度 (C)工件的多寡 (D)工件的厚薄 。
- V 型槽無墊板對接,如間隙預留 2 公厘,為得良好之滲透,第一道使用之電銲條直徑為 (A)2 (B)0 (C)0 (D)0 公厘最佳
- 一般手工電銲仰銲作業時下列何種直徑電銲條最不適宜 (A)6 (B)2 (C)0(D)0 公厘。
- 低氫系電銲條乾燥至 300~400℃後置於保溫爐中保持的溫度約為 (A)30~60(B)60~100 (C)100~150 (D)150~200 ℃。
- 下列電銲條中乾燥溫度較高的是 CNS (A)E4319 (B)E4303 (C)E4311 (D)E4916 。
- CNS E4311 電銲條使用前的乾燥溫度一般為 (A)20~50 (B)50~80 (C)150~200 (D)300~400 ℃。
- 低氫系電銲條吸濕性強,留置現場不宜超過 (A)4 (B)6 (C)8 (D)10 小時。
- 一般軟鋼電銲條乾燥的目的是 (A)防止生銹 (B)消除濕氣 (C)可減少銲蝕 (D)防止銲藥脫落 。
- CNS E4916 為高張力鋼電銲條,乾燥溫度為 (A)50~100 (B)100~150 (C)150~250 (D)300~400 ℃。
- 使用前應以 300℃溫度乾燥一小時之電銲條是 (A)高纖維系 (B)鈦鐵礦系 (C)低氫系 (D)石灰氧化鈦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