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思辨寫作能力(40分)
          我們一般認為在漢語文化圈中太過重視裙帶關係,使得我們在當代法律社會仍然強調「情理法」而非「法理情」是一個司法體系不健全或者說現代法律觀念薄弱的文化系統而不少人指出,我們這個迂腐的思維,來自於傳統文化的餘毒。如《孟子盡心上》中就有以下這一段論述:
         桃應問日:「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股殺人,則如之何?」
孟子日:「執之而已矣。」「然則舜不禁與?」
 日:「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則舜如之何?」
 日:「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蹤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訴然,樂而忘天下。」
        這段文字思考的情境是:如果帝王的父親殺人了,那麼帝王應該怎麼做?是應該讓司法長官「士」去拘捕自己的父親呢?還是以帝王的身份包庇父親?試簡述與評論《孟子》中這段道德兩難(moraldilemma),並根據自己的想法論述隱瞞或包庇親屬犯罪是否是不道德的?又法律與道德應該是什麼樣的關係?撰寫一篇首尾完整的文章。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6666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