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傑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節選自蘇軾晁錯論 【注釋】1.為:治理。2.所:處置。3.強:ㄑㄧㄤˇ,勉強。4.狃:ㄋ一ㄡˇ,習慣。5.出身:挺身而出。6.期月:期(ㄐㄧ),一個月。7.苟:暫且。
36.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這段話的涵義,最能與下列何者相呼應?
(A)禍患常積於忽微
(B)上梁不正下梁歪
(C)小不忍則亂大謀
(D)行百里者半九十。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